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日食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黑板“反光”,属于镜面反射,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池水看起来变浅是从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池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不同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折射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并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5.(2分)下列实例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晒太阳

B.搓手取暖

C.热水袋取暖

D.冰袋降温

【分析】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解答】解:A、晒太阳属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故A错误; B、搓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B正确; C、热水袋取暖属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故C错误; D、冰袋降温属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2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在电线上晾衣服

第9页(共24页)

B.检修电路前切断电源 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 D.将开关接在零线和电灯之间

【分析】直接接触火线或间接接触火线都会造成触电事故,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

A、在电线上晾衣服,衣服是湿的,如果电线漏电会间接接触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检修电路前切断电源就是切断了火线,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B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如果导线漏电会间接接触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将开关接在零线和电灯之间,断开开关时,不能切断火线,在更换灯泡时,容易接触火线,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D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B。

【点评】家庭电路中安全用电原则是不能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

7.(2分)甲、乙两个轻质小球靠近时互相排斥,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分析。

【解答】解:甲、乙两个轻质小球靠近时互相排斥,若甲球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乙球一定带正电,只有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基础题。

8.(2分)2019年6月5日,我国航天完成首次海上发射,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七颗卫星送入太空。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这七颗卫星的动能(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分析】从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解答】解: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这七颗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其动能增大。 故选:C。

【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能判断动能、重

第10页(共24页)

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

9.(2分)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1,小灯泡发光,再闭合开关S2,

则( )A.小灯泡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分析】闭合开关S1,为灯的简单电路,小灯泡发光,电流表测灯的电流,再闭合开关S2,两灯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A、根据并联电路支路互不影响分析; B、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回答; C、电压表始终测电源电压; D、并联电阻小于其中任一电阻。

【解答】解:闭合开关S1,为灯的简单电路,小灯泡发光,电流表测灯的电流,再闭合开关S2,两灯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A、因并联电路支路互不影响,故灯的亮度不变,A错误; B、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示数变大,B错误; C、电压表始终测电源电压,示数不变;C正确;

D、根据并联电阻小于其中任一电阻,故并联后的电阻变小,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和并联电路工作的特点。 10.(2分)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

第11页(共24页)

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 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分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甲=3,n乙=2, (2)根据W=Gh比较有用功的大小;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由此可知总功大小,然后利用P=分析其功率大小关系。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根据η=【解答】解:

==分析动滑轮的大小关系。

A、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甲=3,n乙=2,则s甲=3h,s乙=2h,则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故A错误;

B、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上升的高度相同,根据W有=Gh可知,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多,故B错误。

C、由B可知,W有甲>W有乙,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由η=轮组的总功比乙的大,

已知时间相同,由P=可知,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大,故C错误;

可得,甲滑

D、忽略绳重和摩擦,由η===可得,η甲=,η乙=,

因为GA>GB,η甲<η乙,所以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故D正确。

第12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