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郴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郴州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提高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强化办学的专业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做大做强做优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特制定本方案。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将以教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并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重点建设专业评估工作。

一、开展重点专业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要求。目前我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存在“三个不强”:一是师资力量不强;二是设备设施不强;三是实验实训基地不强。这三个不强已成为推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迫切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市产业结构来确定职业学校的专业重点。通过重点专业建设提升职业学校整体专业建设水平,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扩大学校的发展空间和后劲,使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数量、质量、结构和效益上

的协调发展;促进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促进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使实验、实习设备和条件与生产、服务现场基本同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效益和水平,强化办学的专业特色,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二、重点专业建设的工作目标与要求

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目标是:用三至五年的时间,通过加强专业建设,评估认定一批重点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在全市建成20—30个代表郴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的重点骨干专业,为创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的重点骨干专业作积极准备。

重点专业建设工作的主要要求是:

(一)进一步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专业结构调整,是职业教育提高自身适应力、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县(市、区)要结合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依据当地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和管理,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各职业学校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调整、改造老专业,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要选择基础好、发展前景广阔的骨干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加以重点建设。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应确定2—3个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一般职业学校要确定1—2个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重点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职业学校应依据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构建适应产业行业、科技进步、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要实行整体优化,认真处理好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结构和比例,以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需要。课程内容要及时更新,充实生产服务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要考虑并体现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推进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实效,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增强学校自我创新能力。积极改进课程评估方式,构建以就业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的教学评估机制,积

极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专业技能、学科能力等考试考核工作。

(三)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和关键,师资队伍水平决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学校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落实师资培养培训的经费,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要重点选择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大力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要根据有关精神,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实践制度,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生产服务一线岗位锻炼,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要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广开门路,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到校任教,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市教育局将制定我市职业学校教师培训规划和方案,分期分批对全市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用于职业教育部分将拿出一定经费用于此项工作。

(四)切实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建设的硬件基础。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学校要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