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风机检修资料包(号炉)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引风机检修资料包(号炉)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8. 全面检查出入口膨胀节、入口围带及导流板,对裂纹、焊口开裂和破损等应进行补焊处理,出入口膨胀节及入口围带有损坏的应更换; W-7: 一级验收 检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检修专工 □质检工程师 点检员 二级验收 □监 理 三级验收 □点检长 □生技部主管 □5.9. 主轴清理干净,应光滑,无毛刺及凹凸不平现象; □5.10.轴承箱油室内外清洗干净,检查无砂眼、裂纹,箱体内油路畅通,压力油喷嘴无阻塞; □5.11. 轴承用煤油清洗,有污垢和铁锈杂物要用软质工具清除干净。轴承滚道及滚珠无蚀斑、麻点、磨损、划痕、过热等缺陷,非滚道上的麻坑、锈迹面积不大于1mm2时可以使用; W-8: 一级验收 检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检修专工 □质检工程师 点检员 二级验收 □监 理 三级验收 □点检长 □生技部主管 □5.12检查入口导叶的铰接组件,发现有磨损或损坏的,应更换; □5.13检查冷却风机叶轮、壳体及三通挡板是否完好,应无严重锈蚀及机械损伤,叶轮与电机轴配合紧力为0~0.03mm; □5.14检查冷却风机入口滤网,应无堵塞及损坏; 6.风机的组装 □6.1.按反工序装配部件。保证全部间隙和间距。所有螺钉均应按图纸上所规定的转矩拧紧; □6.2.轴承应防潮和不得弄脏, 轴承的原有油脂涂料应用干净煤油洗去, 不准使用压缩空气! 轴承洗净后必须上油; □6.3.滚动轴承绝对不准使用强力装配: 不准敲打外圈或轴。将新轴承清洗干净后,测量轴承内径及外径,同时测量轴承箱与轴承配合处的内径,以检查紧力配合情况,轴颈与轴承内径配合紧力应为0.061-0.018mm(H6/p5); □6.4.滚动轴承装配时, 通常应将内圈和外圈带有钢印的一侧装在同一侧, 并朝着热装滚动轴承的轴伸出端方向。滚动轴承装配时,用轴承加热器或油浴的方法将轴承加热至50-80℃(根据轴承内径与轴颈配合紧力决定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00℃,保持10分钟后进行热装,当轴承装到轴肩位置后,应对轴承用工具进行固定,待冷却后发方可松开固定工具,以防止轴承窜动; □6.5.滚动轴承装上以后, 应涂上润滑脂SKF LGMT3, 并装入轴承箱。三个轴承、轴承盖与支承轴承、两个推力轴承之间的空腔应用润滑脂均匀充满,两个推力轴承之间隔圈在装配时,其环形槽应用润滑脂注满; □6.6.在装配轴承盖以前, 用手盘轴并检查滚动轴承和轴承架是否随轴转动。 □6.7.将8根涂有润滑脂的铅丝粘在支承轴承外圈及相应轴承箱端面的四个位置上,盖上轴承压盖并拧紧螺丝,使铅丝压缩,松开轴承压盖螺丝取出被压缩的铅丝,分别测量铅丝的厚度计算其平均值及膨胀间隙。端盖与支承轴承膨胀间隙是靠端盖加工尺寸来控制,范围在0.1~0.7mm ; 13 / 26

版 次:第2版 三 检修工序卡 页 码:14/26 □6.8.轴承推力间隙,端盖与轴承箱接触面间隙使用塞尺测量,控制在0.2~1.4mm ,NU260轴承间隙可以通过塞尺或压铅丝的方法来测定保证在0.20~0.275mm。 □6.9.侧盖及轴承箱结合面应清理干净,涂满密封胶,上紧侧盖; □6.10.轴承盖(承力侧)与轴承箱连接螺栓紧力为500N.m,轴端盖(推力侧)与轴承箱连接螺栓紧力也是500N.m; □6.11.轴承箱装配好后,通过轴承箱盖上加油孔一次性挤入润滑脂0.5-1Kg; W-9: 一级验收 检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检修专工 □质检工程师 点检员 二级验收 □监 理 三级验收 □点检长 □生技部主管 □6.12.轴承箱运到现场安装就位后,联系热控人员恢复测点。 7.半联轴器装配 □7.1.联轴器对轮应完好无裂纹、变形现象; □7.2.清理轴与联轴器孔,轴与孔的紧力为0.02~0.03mm(H7/m5),联轴器螺栓拧紧力矩为820N.M; □7.3.按照拆卸前做好的标记回装半联轴器。 8.叶轮装配 □8.1.将转子运到现场就位,轴承箱找正,紧固螺丝,螺丝紧力为600N.M; □8.2.叶轮经检查无缺陷,与拆卸工序相反,上紧叶轮固定螺栓,紧力为850N.M; □8.3.测量叶轮与芯筒轴向间隙,记录并与原始纪录进行对比,确认叶轮安装到位,锁好双耳止动垫圈; □8.4.检查叶轮径向间隙。径向间隙:10-3mm。 9.中间轴半联轴器装配 □9.1.联轴器对轮应完好无裂纹、变形现象; □9.2.清理轴与联轴器孔,轴与孔的紧力为0.02~0.03mm(H7/m5); □9.3.按照拆卸前做好的标记回装中间轴半联轴器。 10.联轴器找正(电机校中心) □10.1.电机就位前底板清理干净,将原垫片放好。 □10.2.电机就位,将电机侧联轴器插入中间轴联轴器槽内,用螺丝固定 □10.3.高低找好后,电机及风机侧各架上两套千分表(径向轴向各一套); □10.4.找中心时,电机及风机侧联轴器测量的数值,作为参考数值,决定电机左右移动。在打正中,应保证风机在冷态时有5~6mm的预拉量,使风机在热态时热膨胀量得到补偿。 □10.5.风机轴水平度误差小于0.15mm,电机主轴水平误差小于0.05mm。上、下张口间隙:0.20~0.35mm(电机侧上张口,风机侧下张口两者之和小于0.55mm),左右张口轴向偏差小于0.15mm。 H-1: 一级验收 检修负责人 二级验收 □质检工程师 点检员 □监 理 三级验收 □点检长 □生技部主管 技术负责人 □检修专工 14 / 26

版 次:第2版 三 检修工序卡 页 码:15/26 □10.6.中心找好后,紧固电机地脚螺丝后,再测量一次,符合标准后,可装上联轴器螺丝及防护罩。 □10.7.装配中间轴防护罩。 11.电机瓦的检修 11.1. 电机瓦拆卸 □11.1.1.通知热工人员拆除测量轴瓦温度热控元件; □11.1.2.拆除轴承箱润滑油进油和回油管道法兰,做好拆卸标记并封堵管口; □11.1.3.将轴承箱内润滑油放净,做好标记后,拆卸轴承箱上盖螺栓及轴封对扣螺丝; □11.1.4.旋下顶丝将轴承箱上盖顶起,揭开上盖; □11.1.5.检查轴承箱结合面有无垫片,测量其厚度并做好记录; □11.1.6.用压铅丝法测量上瓦与轴颈的径向间隙,并用塞尺测量轴向推力间隙,并做好记录; □11.1.7.检查上瓦及甩油环外观有无损坏,在上下瓦结合面上做好标记防止回装时装反,在下瓦面与轴承箱相对应结合面上做好标记,防止下瓦回装时装反。用16T千斤顶垫上枕木,顶起电机转子,将下瓦翻出进行检查,钨金瓦表面应光洁,且呈银亮色光泽,无黄色斑点、杂质、裂纹、砂眼、剥落、局部溶化而重皮等缺陷,并做好记录。用小锤轻轻敲打方法,检查钨金瓦是否脱壳分离,听到敲声清脆,无杂音,同时将手指放到钨金瓦与瓦壳结合处无颤抖感觉,即表明无分离现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可做轴瓦煤油渗透)。下瓦接地线检查及轴瓦绝缘垫联系电气做绝缘试验; 11.2.刮研轴瓦及测量刮研后瓦口间隙 □11.2.1.检查轴颈应光洁,椭圆度合格; □11.2.2.检查钨金瓦与轴颈接触点,用红丹粉调入少量润滑油涂在钨金瓦表面上,将钨金瓦放入轴承箱内,放下千斤顶,进行三至五次盘车后取出钨金瓦; □11.2.3.钨金瓦有大面积接触时就要进行刮研; □11.2.4.钨金瓦的刮研采用手工方法,使用柳叶刮刀或三角刮刀,每次刮削都是针对各个高点,愈接近完成时刮削就得愈轻愈薄,下一遍与上一遍要呈交叉状态,形成网状,使得轴承运行时润滑油的流动不致倾向一方,每刮研一次就得涂上红丹粉在轴径上研磨,反复多次直至合格为止; □11.2.5.检查钨金瓦面与轴径接触情况,色印检查接触点应符合要求:钨金瓦面与轴颈接触角600~900,接触面积不小于85% ,接触点不少于2点/cm2,且接触点要大小一致,沿轴向均匀分布。 H-2: 一级验收 检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检修专工 □质检工程师 点检员 二级验收 □监 理 三级验收 □点检长 □生技部主管 □11.2.6.测量轴瓦轴向间隙,端侧外间隙大于1mm,且瓦口呈楔形布置,开油囊要规范,成圆滑过渡,不得有明显楞线; □11.2.6.钨金瓦面研好后将轴瓦放入轴承箱内,放下千斤顶开始测量瓦口间隙,瓦口间隙为:用0.1~0.2mm塞尺塞入深度为15—20mm,做好记录。 □11.2.7.钨金瓦检验合格后,顶起千斤顶将瓦取出用白布封好准备清洗轴承箱; 15 / 26

版次:第2版 三 检修工序卡 页 码:16/26 11.3.清理轴承箱回装下瓦 □11.3.1.轴承箱内部要清洁无杂质,用海棉将轴承箱内少量润滑油吸出,倒入少量煤油进行清洗,用碎布擦拭干净; □11.3.2.用和好的面粉把轴承箱内的杂质粘出; □11.3.3.检查油位观察镜有无损坏或渗油,油位观察镜要清晰严密,且有明显准确的高低油位线,通气孔要畅通; □11.3.4检查轴承箱进油孔和回油孔有无堵塞,要畅通,轴承箱回油槽应光滑,无飞边毛刺; □11.3.5按标记把底瓦放入轴承箱内,放下千斤顶; 11.4.回装及压轴瓦各部间隙 □11.4.1.用15A的铅丝截取三根,长度为40—50mm,放在轴瓦两侧结合面和轴颈顶部,紧固轴瓦螺丝,再取三根长度为100mm左右的铅丝放在轴承箱结合面和轴瓦顶部,紧固轴承箱螺丝; □11.4.2.拆开轴瓦结合面螺丝取出铅丝,用0—25mm千分尺测铅丝厚度,计算轴瓦与轴颈顶部间隙,做好记录。轴瓦与轴颈顶部间隙为:取轴颈的1‰—2‰,电机轴直径为:225mm,经计算轴瓦与轴颈顶部间隙为:0.225—0.45mm; H-3: 一级验收 检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检修专工 □质检工程师 点检员 二级验收 □监 理 三级验收 □点检长 □生技部主管 □11.4.3.测量轴瓦与轴承箱上盖间隙为:0.1—0.25mm,因该处有绝缘垫,此值仅供参考。 □11.4.4.验收合格后开始回装轴瓦及轴承箱,回装时要在轴承箱结合面涂少量的平面密封胶,注意密封胶不易过多,防止堵塞回油槽; □11.4.5.将供油管和回油管道封堵取下,注意按顺序回装供节流法兰; □11.4.6.联系热控人员回装测量轴瓦温度热控元件。 12.机壳、整流导叶、扩压器、进口挡板 □12.1.机壳应全面检查,对疲劳裂纹、焊口开裂等应进行补焊处理; □12.2.整流导叶、扩压器发现变形时,应用加热方法进行校正处理,必要时更换; □12.3.检查烟道内无积灰杂物,有无磨损造成漏烟。 13.风机盖大盖 □13.1.完成以上工作后,装配风机大盖,结合面应涂满密封胶, □13.2.吊入大盖,紧固螺丝,风机内部要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及污垢。 14. 内部清理、封人孔门、终结工单 □14.1.确认风机内部工作人员已撤出,内部工具、杂物已清理干净,封闭人孔门; W-10: 一级验收 检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检修专工 □质检工程师 点检员 二级验收 □监 理 三级验收 □点检长 □生技部主管 □14.2.现场清理,引风机、冷却风机、平台、机壳及设备周围应清扫干净,清除所有油污,所有设备表面油漆脱落的应重新油漆; □14.3.确认检修设备完全符合标准,工作人员撤出现场,终结工作票 □14.4.走分部试运审批流程。 16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