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名词解释及习题(精心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生态学名词解释及习题(精心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79、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

A.牛 B.蛔虫 C.珊瑚虫 D.青蛙 80、下列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树 81、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82、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8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84、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85、d N/d t = r 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86、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 87、旅鼠和北极狐的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的周期为(D)。

A.1~2年 B.2年 C.3年 D.3~4年 8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C)。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89、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

A.原始合作 B.竞争 C.中性作用 D.偏利作用 90、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B)。

A.偏利作用 B.互利共生 C.原始合作 D.中性作用 91、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 B.原始合作 C.偏害作用 D.拟寄生 92、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

A.寄生 B.拟寄生 C.互利共生 D.偏利共生 93、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C)。

A.人与饲养的家畜 B.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

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 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 94、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95、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D)。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96、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97、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98、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99、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 100、下列动物的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

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 101、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

A.K/2 B.K C. K/4 D.K/3 102、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03、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 A.达尔文 B.奥德

姆 C.瓦尔明 D.坦斯利 104、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 A.达尔文 B.奥德姆 C.苏卡乔夫 D.坦斯利 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 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 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 106、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D)。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蓝绿藻 D.真菌 107、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B)。 A.高等植物 B.哺乳动物 C.大型真菌 D.蓝绿藻 108、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

A.树木 B.鸟类 C.昆虫 D.蚯蚓 109、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A)。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保持生态平衡

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110、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B)。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111、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112、雨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A)。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113、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 B.温带 C.寒温带 D.寒带 114、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季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115、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D)。

A.大陆架 B.开阔大洋 C.河流与湖泊 D.珊瑚礁 116、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沼泽与湿地 B.开阔大洋 C荒漠 D.冻原 117、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A)。

A.温带农田 B.温带草原 C.荒漠 D.冻原 118、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B)。

A.热带雨林 B.橡胶园 C.北方针叶林 D.冻原 119、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D)。

A.海洋 B.撂荒地 C.被污染的湖泊 D.养鱼池 120、下列生态系统中,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C)。

A.农田 B.果园 C.被污染的湖泊 D.养鱼池 121、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低的是(C)。

A.热带雨林 B.温带农田 C.温带草原 D.落叶阔叶林 122、按生产力高低排序,正确的答案是(A)。

A.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雨林>北方针叶林>冻原 B.开阔大洋>河口>湖泊>大陆架 C.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D.长江流域农田>黄河流域农田>黑龙江流域农田>热带雨林 123、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A)。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C.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124、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 A.能量越来越少 B.能量越来越多

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125、下列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大的是(C)。

A.湖泊 B.热带雨林 C.农田 D.水库 126、形成次级生物量的生物类群是(B)。 A.化能合成细菌 B.真菌 C.蓝绿藻 D.蕨类植物 127、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最高的是(A)。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荒漠 D.开阔大洋 128、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相交替的生态系统是(A)。

A.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 129、捉100种动物容易,捉一种动物的100个个体难的生态系统是(A)。

A.雨林 B.湖泊 C.草原 D.荒漠

130、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D)。

A.雨林 B.季雨林 C.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 131、大型食草有蹄类和穴居哺乳类动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是(D)。

A.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温带草原 132、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A)。

A.热带或亚热带 B.温带 C.寒温带 D.极地 133、选出正确的答案(A)。

A.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生态系统 B.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在演替初期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演替后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是封闭的生态系统

134、下列生态系统中,遭到破坏后最难恢复的是(D)。

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草原 D.极地冻原 135、温室效应指的是(B)。

A.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和塑料大棚,产生了对环境不利的后果

B.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大气层如同温室的外罩一样,太阳短波辐射容易进入,地表长波辐射难以出去,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C.农民长期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工作,导致了与温室和塑料大棚有关的疾病 D.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生产的蔬菜质量与露天农田中生产的蔬菜质量不同 136、温室效应的最直接后果是(A)。

A.气温升高 B.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 C.海平面上升 D.生态系统原有平衡破坏 137、水体富营养化的后果是(A)。

A.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死后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渔类因缺氧而死亡,使渔业产量减少 B.由于藻类大量繁殖,使鱼类的食物增加,导致渔业产量增加

C.对渔业产量没有影响 D.使渔业产量忽高忽低

138、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的是(C)。

A.煤炭资源 B.核能资源 C.森林资源 D.天然气资源 139、下列资源属于非枯竭性自然资源的是(A)。

A.太阳能资源 B.天然气资源 C.土地资源 D.淡水资源 140、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农业的做法的是(D)。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 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

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 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

141、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C)。

A.养鱼塘的分层养殖 B.农田的间作套种 C.海洋的网箱养殖 D.稻田养鱼或养鸭 142、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B)。

A.2~3个 B.5~6个 C.8~10个 D.12~14个 143、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D)。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144、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类群不包括(D)。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 145、能流和物流速度快的生态系统是(A)。

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北方针叶林 146、下列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食物专一性强的是(A)。

A.热带雨林 B.湖泊 C.温带草原 D.荒漠 147、盐度周期性变化明显的生态系统是(B)。

A.海洋 B.河口 C.红树林 D.盐湖 148、在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储存能量最多的营养级是(A)。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149、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D)。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150、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D)。

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 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 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 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 151、生态系统中受到捕食压力较大的是(A)。

A.植食动物 B.一级食肉动物 C.二级食肉动物 D.三级食肉动物 152、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是(D)。

A.森林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 B.草原破坏导致的沙漠化 C.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 D.大量使用化肥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 153、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154、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 155、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 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 C李比希定律 D.谢尔福德定律 156、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157、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58、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 D.亚优种 15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A.苔原 B.荒漠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60、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 16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北方针叶林 D.热带雨林 162、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163、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