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试卷三及答案【经典版】.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试卷三及答案【经典版】.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 导线圆中产生的是交变电流 B. 在C. 在D. 在

时导线图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时,导线圈内电流的瞬时功率为

【答案】ACD

【解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在0~2s内的感应电流方向与2s~3s内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即为交流电,故A正确;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5s时的感应电动势等于2s到3s内的感应电动势,则有:B错误;在0~2s时间内,感应电动势为:

,有:时功率为:错误。故选AC。

【点睛】根据楞次定律,来判定感应电流方向;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电流的方向,利用左手定则判断出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欧姆定律,结合电量的表达式,即可求解;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2.5s 时间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12.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 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

的激发态,向低

,故

,再根据欧姆定律

,在t=1s时,线框内电流为10A,那么导线框内电流的瞬

,根据q=It解得:q=10×2C=20C,故C正确,D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千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些氢原子最多可辐射出种不同频率的光 B. 氢原子由

- 9 -

能级跃迁到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

C. 氢原子由D. 氢原子由生光电效应 【答案】ABC

能级跃迁到能级跃迁到

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的金属铂能发

【解析】A、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能发射种频率的光,故A错误;

可知频率越大,

BC、核外电子从高能级n向低能级m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故能级差越大,光子的能量也越大,即光子的频率越大,根据

波长越小,又波长越大,越易发生明显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由图可知当核外电子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能级差最小,所以放出光子的能量最小,频率最小,波长最大,故最易发生衍射现象,故BC错误;........................

D、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为△E=?3.4?(?13.6)=10.2eV,大于6.34eV,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 错误的故选ABC。

13. 题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 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

的半衰期是天,

经过天后还剩下克

【答案】B

【解析】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光子流。故A错误;

B.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轨道半径减小,能级减小,根据

,得动能增大。故B正确;

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轻核聚变。故C错误;

D. 经过10天,即两个半衰期,剩下的原子核数目为原来的1/4,,即可知剩余质量为25g,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轨道半径减小,能级减小,根据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判断电子动能的变化.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

- 10 -

是太阳中发生的轻核聚变;根据半衰期的物理意义以及剩余质量和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可正确求解. 14.

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

,半衰期约

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

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中

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 B. C.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的过程中放出射线

的衰变无影响

衰变为

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对【答案】ACD 【解析】A、设原来

的质量为M0,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则有:,其中

n为发生半衰期的次数,由题意可知剩余质量为原来的,故n=1,所以死亡时间为:5700年,故A正确; B、C、

衰变为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故B错误;

的过程中质量数没有变化而核电荷数增加1,所以是其中的一个中

子变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放出β射线,故C正确; D、放射元素的半衰期与物理环境以及化学环境无关,故D正确; 故选ACD。

【点睛】根据半衰期的物理意义以及剩余质量和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可正确求解.放射元素的半衰期与物理环境以及化学环境无关。 15.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B.长度为C.直径为

- 11 -

左右的细线 左右的细线 的塑料球

D.直径为的铁球

(2)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及单摆完成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则重力加速度

______(用、、表示)

(3)下表表示某同学记录的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摆长 次全振动时间 振动周期重力加速度 请计算出第组实验中的(4)用多组实验数据作出图14-34-10中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图线的示意图如

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

所示,其中和平行,和都过原点, 图线对应的值最接近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 的字母).

A. 出现图线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 B. 出现图线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次全振动记为次 C.图线对应的值小于图线对应的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

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

悬点到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

- 12 -

时, 测

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 (用,表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