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实验大纲

课程编码 07061212 制订人 莫海鹏 制订日期 修订人

修订日期 审定组(人) 审定日期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 学分:6

总学时:105(理论学时数:80,实践学时数:25) 考核方式:考试 二、 课程定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物流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熟悉基本的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分析能力,能够判断、解决现实中的国际贸易问题,为从事国际贸易以及相关专业的工作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任何具体的微观国际贸易业务,总是在一定的宏观政策环境中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具备了宏观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知识,便于今后学习具体的国际贸易职业课程,也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维能力的锻炼。

三、 课程目标 A、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 1、 进行贸易磋商与合同订立的业务; 2、能够从事催证、审证与改证的外贸单证工作;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理解工作任务的能力; 2、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自主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1、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 2、讲诚信,遵守职业道德与法规; 1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实验大纲

3、能够从事报检报关工作; 4、能够进行租船订仓的船务工作; 5、能够进行投保工作; 6、能够从事议付核销退税的外贸财务活动;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 5、有较好的安全意识; 6、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7、自学能力; 8、服务意识; 9、开拓创新能力; 10、政策与法规的理解和利用能力; 11、经受挫折的能力; 12、创业的能力; 13、应变能力; 14、环境意识; 15、吃苦耐劳; 5、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6、总结工作结果的能力; 7、创新能力; 8、组织协调能力; B、知识目标 国际贸易实物主要是以贸易合同为中心进行学习,包括五个部分,即国际贸易准备阶段的工作、交易磋商与合同订立、合同条款、合同的履行和合同的善后。因此,学生应该掌握: 1、进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工作的基本知识; 2、理解与合同磋商有关的惯例与法律;

3、掌握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的基本知识; 4、掌握商品的价格、支付方式 、运输;

5、保险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理解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和善后的有关国际惯例和法律; 6、了解其他的国际贸易方式;

C、素质目标:

(1)具备国际贸易从业人员要求的基本素养。 (2)具有敬业爱岗精神。

(3)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 (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实验大纲

四、 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外向型企业进口、出口、其他贸易方式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岗位的职业资格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聘请了教育界专家和外贸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科学合理地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确立课程的培养要求,课程的内容及体系由课程组----专兼职教师共同进行开发与设计,做到国际贸易实务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相互融合进行,以项目及项目单元任务为驱动。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围绕任务的解决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考试标准和方式。

五、 课程内容、要求及课时安排 1. 课程单元及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以WTO背景下企业对外贸易活动的全过程为主线,对国际贸易交易前的准备,合同的商订、履行,以及国际货物买卖适用的相关法律与惯例等内容加以科学的组织,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体内容及教学目的如下:

①系统地阐述国际贸易术语,使学生对贸易中买卖双方各自应承担的风险、费用和责任有深入地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合理的价格条款,同时使学生对国际贸易框架有一个整体认识;

②系统地梳理国际贸易的合同条款,包括商品的名称、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运输、保险、支付、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等交易条件的具体规定,使学生能够熟练编制出符合法律和国际惯例规定的合同条款;

③详细地讲解国际贸易合同的商订和履行,使学生不仅了解合同成立的法律步骤和履行合同的基本程序,而且了解如何处理履约当中产生的争议,并掌握违约的救济方法,以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④介绍和阐述融货物、技术、劳务和资本移动为一体的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的性质、特点、作用、基本做法及其适用的场合,使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动态有具体的认识。

⑤强化实践技能,通过模拟实验,亲自操作,熟悉、了解外贸进出口业务的流传程序。使学生通过实践,综合运用课程理论学习中的知识,培养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根据职业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3个子领域,以12个学习情境来组织教学。具体的学习情境见下表

子领域及项目载体

项目编子领域 号 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理论知识讲解

学习情境 P1 P2 国际贸易的基本专业知识介绍 商品的名称、品质、数量和包装 3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实验大纲

P3 P4 P5 P6 P7 P8 P9 签订合同 P10 P11 履行合同 P12

2.教学内容与安排 序号 1 学时 8 国际贸易术语 进出口商品价格 国际货物运输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国际货款的收付 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贸易磋商 合同的签订 出口合同的履行 进口合同的履行 主要教学内容 单元标题 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 常用贸易术语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国际惯例在合同中合理使用贸易术语 能够在合同中正确使用贸易术语 能力训练 项目编号 1.FOB术语下卖方的义务 1.有关贸易术语的案例纠纷分析 1.有关贸易术语的案例纠纷分析 1.有关品名、数量和包装条款的案例分析 1.订仓的模拟实训 1.投保的模拟实训 1.价格核算的操作 4

知识目标 掌握贸易术语含义作用和常见的国际惯例 FOB、CIF、CFR 2 8 3 6 其他贸易术语 能够在合同中正确使用其他贸易术语 其他贸易术语 4 8 10 11 8 合同的标的物及其质量、数量与包装 国际货物运输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能够在合同中正确使用品名、数量和包装条款 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的含义及其条款 5 6 7

能够进行租船订仓 能够进行投保工作 能够进行进出口商品价格核算 运输方式和运输条款 承包范围、保险险别与保险费用 价格的组成与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