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理论》课程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课程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研究对象:行为(可观察的行为) 研究方法:实验法(自然科学的方法) 行为模式:R=f(S.A)

NOTE:R表示行为反应;S表示情境刺激;A表示影响反应强度的条件 新行为主义:脱尔曼的认知目的学说 S——O——R 1、行为的分类

应答性行为(S—R)——经典条件反射 (S型)——强调刺激的替代 行为 操作性行为(R—S)——操作性条件反射(R型)——强调有机体的反应

行为的特点:

(1) 操作行为是自发的而不是由刺激引发 (2) 有机体可以受到控制变量的影响——强化 (3) 操作性行为不是单独的反应,而是一类反应 2、操作行为的强化

(1) 强化:任何能提高某个特定反应出现概率的刺激过程。强化在有机体条件反应的形

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2) 强化依随:某个特定反应出现后立即呈现强化物的过程。

诱 因:在行为产生之前呈现(引起定向行为)

(3) 强化物:在行为产生之后呈现(塑造特定行为) NOTE:比较诱因和强化物的异同。

(4)强化的分类

正强化(积极强化):出现/增加刺激物 反应频率(概率)上升 性质

负强化(消极强化):撤消/减少刺激物 反应频率(概率)上升 例如:利他行为(正) 喝酒/电击治疗(强迫)/儿童吃蔬菜(负)

频率: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 时间:固定强化与偶然强化 (比较)

正强化物:呈现 反应频率 上升 如食物、表扬、奖励、娱乐等 性质

负强化物:撤消 反应频率 上升 如噪音、电击等 比较:表扬(有方向)与批评(无方向);负强化与惩罚

(5)强化对儿童行为的控制作用 强化——认知内驱力

社会性发展——强化 如道德规范、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认知发展——不强化

在行为塑造中,批评和安慰都是强化。(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3、研究的方法论

(1) 斯金纳对方法论的规范:P82 (1)(2)(3)

(2) 指标:反应速度/反应速率(排除自我观察法的理由:P82 (1)(2)(3)) (3) 不重视统计(他的研究是因果研究;不赞成取大样本) 4、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1)行为塑造的过程

“塑造”(接近法):使用强化一点一滴地将儿童的行为向人们要求的反应接近,并且将塑造出来的行为连接成统一的完整的反应链。

过程:第一基线——>第一实验期——>第二基线——>第二实验期 目的:画出儿童行为变化的曲线,找出行为变化的规律。 (2)行为矫正方法 基本思想:“忽视”——轻度不良行为不强化 具体方法:模仿疗法(观察学习);随机强化;代币法(表征性奖励,延缓满足);厌恶刺激法。P87

5、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程序教学

(1) 传统教学的缺点:教师主体,忽视个体差异,学习缺乏自主性和趣味性。 现代主体教育:“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 (2) 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P87

(3)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小步子前进原则;主动参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 (4) 程序教学的优缺点:P88 (5) 贡献:

A、引发了教育改革(对我们的启发)

B、推动了对学习的中介过程、学习迁移、强化作用、学习动机等方面的研究。 6、斯金纳的人格理论(了解内容)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 班杜拉传略

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1974年 美国心理学会会长

1980年 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赫尔、班杜拉 研究对象:个体的社会化 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上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研究方法:实验法(现场实验)

1、 观察学习及其过程(榜样学习/模仿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P90

观察学习: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NOTE:(1)无需对学习者进行直接强化

(2)学习过程不一定是一个外显行为(行为习得——行为操作是分开的) 实验:攻击性行为

甲组儿童 暴力电影+惩罚——>实验情境(无)—强化—>有暴力行为 乙组儿童 暴力电影+表扬——>实验情境(有)

结论:观察学习的行为习得不需要强化,而行为操作则需要强化。 观察学习中的强化:

直接强化:对学习者本身进行强化来增强或提高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 替代强化:通过对榜样进行强化来增强或提高学习者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

自我强化:学习者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 、维持自己的行

为的过程。

NOTE:三种强化的比较与应用。

(1) 注意过程:学习者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获取有关的信息,具有定向作用。 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a、榜样的特点

b、观察者本人的特点

c、人际关系的结构特征 P91

(2)保持过程:用语言(符号)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

(3)运动复现过程: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调整行为以做出正确的反应 (4) 强化和动机过程:通过强化激发和维持活动。 新行为的习得——新行为的操作 实验(言传与身教): (1) 规则学习的研究 米歇尔(Mishel,1966)

成人和儿童一起游戏(游戏规则的习得) 第一阶段:

甲组儿童:先言语教导,同时榜样(成人)作出遵守规则的行为 乙组儿童:先言语教导,但榜样并不遵守规则

第二阶段:榜样躲起来,通过单向玻璃或摄象机观察 甲组儿童:仍然遵守规则

乙组儿童:无成人时,不遵守规则 NOTE:“榜样”比言语学习作用更大 (2)利他行为学习 P98 被试 7——11岁

第一组:儿童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组,同时带头不捐助

第二组:儿童和一个助人为乐的榜样一组,而且表现出捐助行为带头捐助 第三组:儿童和言行不一致的榜样在一起,但带头捐助 第四组:儿童只接受言语教导 结果:

第一组:儿童无捐助 第二组:大多数捐助 第三组:大多数捐助 第四组:很少捐助

后续研究:有带头捐助的捐助行为延续更长的时间

解释:儿童在不具备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时,往往更多地根据“社会参照系统” 2、观察学习的模式 (1) 行为模式 (2) 言语模式 (3) 象征模式 (4) 抽象模式 (5) 参照模式 (6) 参与模式 (7) 创造模式

(8) 延迟模式

4、 社会学习的具体研究

(1)攻击性行为(侵犯行为)

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分类:

身体攻击 工具性攻击 言语攻击 敌意性攻击

经典的“攻击性行为”实验 攻击行为的起因:(1)(2)(3)P97 影响攻击行为的观察学习的三个方面:

a、 家庭因素

b、 社区文化氛围(如黑人社区) c、 大众传媒 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3——6岁 幼儿的攻击行为随年龄增长

身体攻击在4岁达到顶点,对受到进攻或生气的报复攻击5岁明显增加,6岁后攻击性明显下降。

分析:自我意识发展以及后来教育的影响

(2) 随着年龄增加身体攻击减少,而言语攻击增加 攻击性行为的控制:

a、 消除对攻击性行为的奖励的关注 b、 榜样和认知训练 c、 移情训练

d、 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 (2)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 自主性的亲社会行为:出于对他人的关心

规范性的亲社会行为:期待个人报酬或避免惩罚 理论解释:

(1) 社会生物学观点——“族内适宜性”(动物)。

实验:同卵、异卵、无血缘的婴儿,在一个婴儿哭的环境中 (2) 精神分析的观点——认同、良心

(3) 社会学习理论——榜样学习(替代强化) 训练方法:(1)移情反应的条件化 (2)直接训练 (3)榜样学习

五、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 (一) 对华生的行为主义的评析 贡献:

1、 使心理学从哲学边缘跳入科学之林

2、 使心理学研究从主观内省转入客观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