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详细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详细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权力安排。 类型:

(1)个人业主制企业: (2)合伙制企业 (3)股份公司制企业

2.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3.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前提(280页-281页) ?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一,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经营的自主权。

?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什么、经营多少和怎样经营,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等。

? 虽然不同类型的企业程度不等地要接受来自政府的有关调节和干预,但政府不得直接深入企业内部干预企业的合法经营。

? 第二,自负盈亏,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 ? 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

? 当然,在市场经济国家,针对特殊情况,对个别行业的企业给予必要的扶持甚至补贴,但这种扶持和补贴是有限的,不会在根本上改变自负盈亏的市场制度。

? 第三,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 ? 企业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途径获得。规模扩张受硬预算约束。

? 第四,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必须接受相关的法律约束、市场交易规则的约束、政府规制的约束、市场道德秩序的约束等来自企业外部的约束外,还必须实行内在的自主自觉的行为限制。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的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 “四自”的关系(281)

?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只有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其中自负盈亏是核心。

? 企业不能自负盈亏,就不可能自我发展,更不可能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自主经营也难实现。

? 形成市场经济企业基本特征的前提条件:

? 必须要有明确的产权,并在明确产权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投资主体。

4.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284页)

?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也称现代公司制度,其基本的形式是股份制。

第六讲 市场体系

1.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的内容(补充)

? 市场机制: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市场主体、客体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及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

? 最主要的市场机制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9

? 价格机制:市场上商品价格涨跌调节生产和流通的内在功能体系,是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表现形式,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

? 供求机制:是与价格机制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供求---价格---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供求

竞争机制: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争夺市场的竞争促进和制约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功能体系,是市场机制中的重要机制。

? 市场体系:各类市场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 ? 市场体系主要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

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等)。

2.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补充)

?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七讲 分配制度

1.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37页-140页) ? 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 不同部门之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 生产部门之间若利润率不同,便会发生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从而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这种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

? 这样,利润率便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 平均利润率

? 平均利润率实质上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可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 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 ?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即平均利润。

? 用公式表示,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 平均利润的形成: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 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家所获利润的多少似乎只与他所拥有的资本量有关,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不仅受本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还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 ? 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生产价格的形成

? 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

?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 (2)生产价格的定义

? 由商品的成本价格(K)和平均利润(p)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 ? 生产价格=K+p

?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 注意: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价格。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标准的价格。

10

? 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 (3)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 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为: ? 第一,虽然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

? 第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也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

? 第三,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 总结:

? 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这时已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影响。

2.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内容和途径

内容: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还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这就是国民收入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1)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实现:根据政府的职能和活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国防支出,转移支付的支出。 (2)通过税收、调整再贴现率以及价格等手段实现。

3. 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254页) ? 按劳分配的定义 ? 按劳分配: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它要求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参与收益分配。 ?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者个人收入的来源只能是劳动;

?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分工和公平观念决定按劳分配是合理分配个人收入的唯一依据。

? 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255页) ? 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排除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从而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能够把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和报酬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实行按劳分配,实现了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有利于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从而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实行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场深刻革命。 ?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按照投入生产要素在财富形成中的贡献分配。(255页)

11

?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因:

? 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一般关系决定的,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必然要求按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

?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现的一种在多种社会制度中通行的分配方式。(255)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内容及依据(256页)

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依据:(1)这是由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 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 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市场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由于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掌握了科学技术、拥有知识的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由于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这就要允许各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由此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分丰富的分配内容。

(3)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和不够高的状况是分配方式呈现多样性的最深层次原因。

实践证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社会广大成员的积极性,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动员起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差距不合理的调节(259页)

①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② 要健全市场分配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③ 加强政府调控,特别要发挥税收政策对分配的调节作用。 ④ 制定并实施科学的价格政策。 ⑤ 加强法制建设。

第八讲 宏观调控体系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及手段(349页-353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 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