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工艺思考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机械制造工艺工艺思考 - 图文- 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 基本概念

1、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即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便于加工,满足设计要求的尺寸 要根据什么原则标注。

按经济精度; 按工艺要求 ; 根据解装配尺寸链的结果 ;随便 2、毛坯的制造精度要求高低的依据?(确定毛坯种类与制造方法时,应使零件的总成本低,且物理机械性能好)跟生产纲领有关,批量大,精度高,批量小,精度小 3、零件结构工艺性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零件尺寸要合理,零件结构要合理 4、粗基准的选择正确与否,影响零件加工的什么问题? (粗基准选择的出发点) 影响零件各个表面的加工余量和已加工表面与未加工表面的尺寸,位置符合图纸要求 5 、在工艺过程中,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安排较少,而整个工艺过程的工序数较多,这

样的安排方式符合何原则?工序分散 6、哪些条件下仍需按工序分散来组织生产?

重型零件加工时;工件刚性大,毛坯质量好,加工余量小;

在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工件的形状复杂,刚性差,技术要求高

7 、机加工工序安排原则?先粗后精 先主后次 先平面后孔 先基面后其它 8 、采用光整加工工艺主要是为了提高零件的?质量、精度

提高零件的尺寸精度 减小表面粗糙度 但是不用于纠正位置精度和形状精度

9、影响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有哪些?

加工原理误差 工件装夹误差 度量误差 调整误差 工艺系统静误差(机床误差 刀具制造误差 夹具误差)

工艺系统动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 工艺系统受热变形 刀具磨损 工件由于内应力产生变形)

10、.制造误差不直接影响加工精度的刀具是?

普通刀具

11、浮动镗孔可提高孔的什么精度?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形状精度

无法提高什么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12、对于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支承的车床,在车削外圆时,直接影响工件圆度误差的原因是?

主轴轴颈的圆度和波度误差

镗床呢,主轴轴承孔和主轴轴颈的圆度和波度误差

为什么?(主轴轴承孔和主轴轴颈的圆度和波度误差或是 主轴的圆度和波度误差?) 13、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或垂直面内的不直度对车削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大?水平面(误差敏感方向是何?)钻床?影响小 镗床?垂直面 立式车床?垂直面 磨床?垂直面 14、机床部件的刚度随载荷大小而变化?还是不变?

先变小后变大 载荷越大 刚度越大

15、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成何关系(正比 或 反比?)反比

1

16、. 在不提高系统刚度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进给次数可以有效减少复映误差。增加 17、对滚动轴承进行适当预紧,是提高主轴系统( 回转精度 )的重要措施 18在车床上用小钻头加工深孔时常发现何误差?孔径扩大

钻床上用小钻头加工深孔呢?孔心线偏弯(孔径扩大 或孔心线偏弯) 19、当平板工件表面具有残余压应力时,若切去上表面部分应力层,则工件发生 的形是(⌒? 不变 ?或) ?为什么 ? )。凹 20、工艺系统的内部热源来自何处?切屑热 摩擦热 如何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减小热源的发热或消除热源;均衡温度场;采用合理的机床结构;控制环境温度,以快速达到热平衡状态。

21、何谓机械加工中的强迫振动?

在外界周期性干扰力作用下,系统所产生的振动。

强迫振动的频率等于什么?

外界干扰力的频率

自激振动的频率等于什么 ?

系统内部的某一固有频率

消除或减弱强迫振动的措施有哪些?

减小机内干扰力的幅值;适当调整振源的频率;采取隔振措施

22、X-R点图中点的变动情况不属于异常波动判断标志的是?(点子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点子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且浮动的幅值一般不大

23、零件疲劳强度与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加工冷作硬化有何关系?

表面加工冷作硬化,零件抗疲劳强度越高,表面粗燥度越小

24. 生产中常用的表面强化工艺方法有什么?

滚压加工 喷丸强化 金刚石压光

25、要得到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工件材料的塑性越 小 ,材料金相组织的 晶粒越 细 越好(大、小、粗、细)。

26为减少磨削烧伤,磨削深度应选 浅 ,工件的进给量应选 大 。 27何谓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中,用于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后的尺寸、 形状、 位置、 所才用的基准。

何谓定位基准?

在加工时用于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何谓基准不重误差?

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

28、在夹具上加工一批工件时,影响工件定位误差的因数有哪些?

基准不重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

29、联动(多点)夹紧机构设计时应注意什么?举例说明

一定要有浮动环节。

2

30、基本夹紧机构有哪些?

斜楔夹紧机构 螺旋夹紧机构 偏心夹紧机构

各有何特点?

31、工件一经夹紧后,它的位置就不动了,因此可以说工件所有自由度都被限制了。对吗?不对 32、工件在夹具中定位,凡是夹具元件与工件有接触处限制自由度,对吗?不对

33有在 位置和形状 精度很高时,过定位才允许使用,且有利于增强工件的 刚度和稳定性。

3435

专用机床夹具的回转轴线与车床主轴轴线的同轴度与…… 有关。

工件在夹具中夹紧后,它的位置就不能变动了,因此可以说工件已定位?不可以

专用机床夹具的回转轴线与机床主轴轴线的同轴度,与主轴的安装结构及精度有关?还是与主轴

36

轴端与夹具联接螺纹的精度有关?

37

联动夹紧、多件、多点夹紧机构的一大特点是什么?一定要有浮动环节

38、主轴加工工艺过程中,如何体现“基准统一”、“基准重合”、“互为基准”的原则?它们在保证主轴的精度要求中起什么作用?

39、为什么箱体零件加工常采用基准统一的精基准原则?试举例比较采用“一面两孔”或“几个面”组合定位2方案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场合。

40 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包括哪些内容?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有什么影响?…….. 41如何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P78) 合理设计零部件结构;提高联接表面的接触刚度 42提高主轴回转运动精度的措施?(P70)

提高主轴部件的设计和制造精度;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采用误差转移法

43抑制机械加工中振动的措施(100)强迫振动、自激振动的特点?

强迫振动措施主要有:1)改进机床传动结构,进行消振与隔振 2)消除回转零件

的不平衡3)提高传动件的制造精度 4)提高系统刚度,增加阻尼 5)合理安排固有频率,避开共振区

强迫振动特点:1)强迫振动的稳态过程是谐振,只要干扰力存在,振动就不会被阻尼衰减掉,去除干扰力,振动就停止。 2)强迫振动的频率等于干扰力的频率。 3)阻尼愈小,振幅愈大,谐波响应轨迹的范围愈大;增加阻尼,能有效地减小振幅。 4)在共振区,较小的频率变化会引起较大的振幅和相位角的变化。

自激振动的措施:⑴ 合理选择与切削过程有关的参数1)合理选择切削用量2)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⑵ 提高工艺系统本身的抗振性1)提高机床的抗振性2)提高刀具的抗振性 3)提高工件安装时的刚性 ⑶ 使用消振器装置

自激振动的特点是:①自激振动的频率等于或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按频率的高低可分为高频颤振(一般频率在500~5000Hz)及低频颤振(一般频率为50~500Hz)。②自激振动能否产生及其振幅的大小,决定于每一振动内系统所获得的能量与阻尼消耗能量的对比情况。③由于持续自激振动的干扰力是由振动过程本身激发的,故振动中止,干扰力及能量补充过程立即消失。

3

44、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有哪些?(P66)及加工误差敏感方向?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5装配精度?其与加工精度的关系?

装配精度主要包括: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和接触精

度。零部件间的尺寸精度包括配合精度和距离精度。 装配精度是由有关组成零件的加工精度来保证的。

46装配工艺性?()

47、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何时采用?表7-3 48装配单元分为哪几个?P199 49、什么条件下采用静平衡或动平衡?

静平衡 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动平衡 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

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50、粗基准、精基准选择的出发点是什么?

粗基准的选择如下:1. 如果必须首先保证阀门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

位置要求,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如果在工件上有很多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粗基准。2. 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粗基准。3. 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浇、冒口或飞边等缺陷,以便定位可靠。4. 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特别是主要定位基准,以棉产生较大的位置误差。

精基准的选择如下:1. 用工序基准作为精基准,实现“基准重合”,以免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2. 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定位可以较方便的加工其他各表面时,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此组精基准定位,实现“基准统一”,以减少工装设计制造费用、提高生产率、避免基准转换误差。3. 当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尽量小而均匀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即遵循“自为基准”原则。该加工表面与其他表面间的位置精度要求由先行工序保证。4. 为了获得均匀的加工余量或较高的位置精度,可遵循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

51、何谓工序、工步、工位p27 52、如何决定零件的机加工顺序? 53、单件时间定额包括什么?P52 54、提高生产率的工艺措施?(P5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