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家风千古传——海宁许家简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忠义家风千古传——海宁许家简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祖为信实。宋元明清之际,许姓主要特点为南迁及移居海外。宋元时的南迁,促使许姓在南方长于北方的发展趋势,清代移居台湾的许姓,多出汝南、高阳诸郡,集居于台北、屏东、高雄等地。至此,许姓可谓枝遍天下,广播各地。 按当今存世的明清时期海宁许氏宗谱中的记载,海宁许氏自称为“高阳许氏”,按其春秋世系表尊文叔为一世,以晋司徒掾许皈为始迁祖,以唐睢阳太守许远为始祖。考高阳郡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乃上古颛顼帝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东汉桓帝时置高阳郡后废,两晋南北朝至隋又几立几废。清代乾隆年间海宁人许承祖在“重整睢阳守忠义公墓记》中叙其家史”唐睢阳守赠荆州都督赐上公爵追缢忠义公也居盐官,殉节后,公子婺州司马奉敕图状招魂葬冠剑于其乡,而庙祀之墓在洛塘读书林西,合灵德慈义郡柳太君空。庙颜曰故,取魂归故乡意。事在大历二年(768年),其地即公故里也……元贡师泰曰,予考许氏族谱言本高阳许皈避乱携家来盐官,传十世名善心。为隋侍郎,因仕北朝复归高阳祖族,子敬宗也,俱为北新城人(今浙江杭州富阳县。)至敬宗子名遹(按:即许昱。)又归隐盐官,故子彦伯,孙睢阳(按:指许远。)皆为盐官人。后睢阳大世孙避黄巢乱由昌化入新城以存宗祀。”据许氏宗谱所载许遹最初归隐之地为“盐官东审山”,即今海宁硖石东山。又据清康熙年《海宁县志》记载,北宋末有尚书右丞许景衡,扈跸南渡,卒瓜州道中,

帝悯之,赐葬盐官安义里。其弟景旻遂挈家世居其地,俗呼许村镇,镇之得名由此。当代人大多以为许村之命名始于许景衡兄弟及其家族,然而据笔者近来报见之清代光绪九年(1883)的增修本《海昌洛塘许氏宗谱》世系示意图,许景衡、许景文兄弟乃许远次子许现的十五世孙,许现后代数世一直居许村,何时迁温州未明。书载许景衡温州瑞安人,宋高宗时官至尚书右丞、资政殿大学士,其弟许景旻官至潭州刺史。另有一支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5)迁居海宁诸桥的许氏,其始祖名许谦,字益哉,堂号为“修业堂”,诸桥镇东一里原有许氏宗祠今废,谱载该支十一世至十八世谱名辈字为:咸启孝友、继光以昌、学修纯正、世守贻谋,该谱与海宁其它数支有何种联系,谱未明示。又有明初洪武十八年(1386)江苏六合人许隆任盐官守御所副干户,按律父死子继,直至明末。许隆后代定居海宁还是返回江苏故里,史志及宗谱均不明。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海宁许氏的中兴之祖以礼部尚书荣归故里的许汝霖在重修洛塘许氏宗谱的序言中概论的海宁许氏的关系,其父曰:“……同宗数派远不具论,而同籍盐官,如许村、许巷、长安、邑城、灵泉里、白洋池、沈荡、岩福以及武原数大支统谱犹存,可分可合,以俟后之修明者。”按上世纪八十年代所编写的《海宁县地名志》统计如今以“许”字命名的村镇若有70多个,如许村、许巷、许

家、许家门前、许家门、许家池、许家旮、许家坝、许家浜、许家兜、许家埭、许家埝、许家渠、许家湾、许屋上、许陆埭、许家角、许家里、许家桥、许家木桥、许家石桥、许家跳桥、许家大桥、许百户桥、许家墙门等等,几乎遍布海宁斜桥、许村、盐官、丁桥、马桥、袁花、黄湾、周王庙、长安、硖石各个乡镇,如今海宁许姓的总人口共约17000多人。唐宋时期随着海宁许氏的不断壮大,或者因为躲避战乱、作官升迁、经商移居等等原因,近的则迁徙至省内嘉兴、海盐、平湖、嘉善、杭州、天台、姚江、余杭、於潜、富阳、温州、越州、鄞县等处,远的则移居省外如安徽徽州、歙县、绩溪、黟县,江苏镇江、无锡、湖南、福建、台湾等省市,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兴盛,加之交通便捷,许多海宁许氏的后裔也纷纷移居海外,如今被国内外众多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海宁许氏宗谱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如杭州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台湾故宫博物院、美国国会图书馆等等都分别收藏有海宁《海昌洛塘许氏宗谱》和《灵泉许氏重修家谱》共有数十卷。

唐代皇帝御赐许远封地的界碑家谱中的忠义公许远墓图海峡两岸共同尊奉的许远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