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知识点复习材料政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9-2020年中考知识点复习材料政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 公民的权利

1、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 (1)国家和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2)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要求:

A、按时到校上课。遵守校纪校规,不逃学、旷课。 B、尊重老师,积极学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C、刻苦钻研,勇于创造,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3、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权,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权。

4、(1)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2)隐私权,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3)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要求: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其中包括:运用法律手段使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直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5、(1)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的所有者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公民财产权还包括精神产品、如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等。 6、怎样保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1)首先要关注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否对我们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了伤害。

(2)当我们的消费权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采取合理方式、正确维权。

第三单元 法律与社会秩序

一、关于宪法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因为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等国家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遍法律更加严格。 2、重要理解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所禁止做的事,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做的事,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受权的事。 (2)宪法也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意识?

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我们生活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行为的最高规范,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是我们每个公民不容辞的责任。

二、关于依法治国

1、 什么是依法治国?

核心:依宪治国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关键:依法行政

根本原则: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确立,法高于人,法大于权的原则

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三、关于法律监督

1、 监督权的意义:加强法律监督有利于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法律的有效实施和维护司法

公正。

2、 法律监督的渠道: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法律监督、检察机关

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等。

3、 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意见、建议

和要求,我们可以通过新闻煤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还可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 4、 行使监督权必须是合乎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

第四部分 国情教育

第一单元 我国的基本制度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情况是怎样的?

1)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人民开始走

上社会主义道路。

2、我国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我国现阶段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我国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平等竞争,才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类。 2)什么是国有经济?它在我国经济体制中的地位怎样?为什么?

①: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任务。 3) 什么是集体经济?它的地位怎样?为什么?

①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4) 非公有制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其作用怎样?

①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在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解决就业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我国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关于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第二单元 我国的基本国情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的基本路线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的

(2)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4、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

1) 生态危机是什么?造成生态系统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①指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②根本原因:人类过度开发、掠夺式的利用自然造成的 ③直接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要求是什么?

①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②而又不损害后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它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并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付的责任。 3)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人口多,资源少、环境污染严重。

4)我国资源的特点是: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小;②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 ③资源开发的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5)我国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加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等。

我国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水资源日益匮乏等。

6)面对我国人口、环境、资源的国情,我国采取哪些对策?

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5、 我国的人口国情:

1)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 我国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的影响是: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3)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当前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其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

人口素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我国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采取的对策:

1)我们如何落实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 ①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发展循环能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2)为什么要珍惜资源,节约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