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板江中学 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稿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岳麓版 板江中学 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稿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设殿阁大学士,协理政务 四、课堂练习:

1、明朝的开国皇帝是( )

A、朱元璋 B、李自成 C、朱棣 D、朱允炆

2、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3、下列各个王朝都城建在今天南京的是(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三国时的吴国 ④西晋 ⑤明朝 A、③④⑤ B、③⑤ C、③④ D、①②⑤ 4、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5、明成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6、明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采取的政策是( )

A、撤中书省 B、废丞相 C、废行省,分权于三司 D、建立厂卫制度 7、在我国古代封建官制中“丞相”一职开始设置和最后废止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唐朝 B、秦朝,明朝 C、唐朝,清朝 D、明朝,清朝 8、下列强化君主权力的措施中,不是明太祖采取的是( ) A、设置殿阁大学生 B、废丞相,设三司 C、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D、设立特务机构东厂

9、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10、下列内容不属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名题 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11、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突出表现是( )

A、废行省,设三司 B、设厂卫等特务机构 C、废丞相,设六部 D、设立殿阁大学士 12、明初的科举制度和唐朝科举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 )

A、考试目的 B、考试内容 C、考试文体 D、考试作用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3、明太祖在位时,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有一位秀才不满官府说错话被锦衣卫逮捕 B、都城由南京迁往北平

C、中央设立军机处 D、有一位举人参加殿试考中里进士,写的是八股文 14、有别于以往朝代明朝皇权加强采取的措施有:

A、废掉了由秦朝以来设置的丞相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采用八股取士制 D、将行省的权利一分为三,互相牵制 课后反思:

29

板江中学七年级历史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总第 课时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课标内容:郑和下西洋及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南洋的开发;倭寇的掠

夺和骚扰;戚继光抗倭。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 点:郑和下西洋

难 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_________ __________及其沿岸一带。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_______次下西洋,到过亚非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明朝中期,__________和沿海_________、__________勾结,大肆烧杀抢掠沿海百姓,16世纪中期,明政府派_________等将领抗倭,_____________与另一名抗倭名将俞大猷共同作战,取得了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 二、课堂导学: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与目的是什么?

2、郑和下西洋大概情况怎样?意义及影响作用?

3、讨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戚继光抗倭斗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三、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归纳。

郑和下西洋 伟大壮举 戚继光抗倭 民族英雄

四、课堂练习:

1、下列人物能称得上民族英雄的是( )

30

A、戚继光 B、岳飞 C、文天祥 D、郑和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哪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 A、亚非 B、拉美 C、东南亚 D、欧美

3、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筹备组,隆重纪念中国这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现在之所以纪念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因为其( ) 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显示明朝的实力 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 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D、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4、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给皇帝购买外国的贵重物品 B、促进对南洋的开发 C、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D、发展对外贸易 5、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

A、非洲的西海岸 B、非洲的东海岸好地中海一带 C、印度半岛和东南亚各国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明朝的“戚家军”与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的方面是( )

A、抗击金军 B、肃清倭寇 C、抗击蒙古 D、作战勇敢,军纪严明 7、“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的对联主要称颂( ) A、张骞出使西域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8、明朝戚继光抗倭时是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_______武装集团(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9、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B、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10、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 )

A、玄奘 B、鉴真 C、郑和 D、马可·波罗

31

板江中学七年级历史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第18课 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课标内容:了解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清朝的建立,清朝强化专制统治的措施及其产

生的影响。

重 点:清朝设立军机处以及文字狱的特点和影响。 难 点:清朝强化专制统治的原因及影响。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1616年,女真首领____________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____________,史称后金。1619年,迁都沈阳,改称____________。1636年,____________改国号为____________,改女真族名为____________,辛亥革命以后称满族。

2、1644年,清军入关,____________帝迁都____________,随后,确立了____________。 3、清朝强化专制统治,皇权进一步加强,雍正时,设立____________,处理军政大事,君主制发展达到顶峰。

4、清朝统治者通过____________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造成万马齐暗的局面,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课堂导学:

1、清朝的建立与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1)努尔哈赤(清太祖)1616年,大金(后金)赫图阿拉→沈阳(盛京) (2)皇太极(清太宗)1636年,清,满洲——满族

(3)李自成农民起义与吴三桂引清兵入侵,清入主中原是偶然的吗?

(4)顺治帝 1644年,迁都北京,确立对全国统治 2、军机处——君主专制的顶峰,其特点如何?

3、康、雍、乾三朝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4、明朝与清朝在加强皇权上的措施各怎样?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