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物理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4.【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所以开关S在干路上;插座、USB接口与小台灯互不影响,所以插座、USB接口与小台灯并联;开关S1控制小台灯,开关S1与小台灯串联,如下图:

四、简答题(共3分)

25.【解答】答:(1)彬彬从斜坡上加速向下滑行时,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可见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车座表面做得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人体的压强。

(3)彬彬戴的安全帽形状为上凸下平,在水平平直公路上滑行时,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计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

26.【解答】解:(1)装有5t混凝土的搅拌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对面的压力为:F=G=mg=(11+5)×1000kg×10N/kg=1.6×10N, 车对公路的压强: p==

=2×10Pa;

5

5

(2)72km/h=20m/s, 根据P==

=Fv得,

=6400N

车的牵引力为:F牵==

因为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

所以,车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车受到的阻力:f=F牵=6400N; (3)车做的有用功:

第21页(共26页)

W有用=Fs=6400N×10×10m=6.4×10J, 由η=

×100%得,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7

Q放===1.6×10J,

8

由Q放=mq得,需要完全燃烧油的质量:

m油===4kg。

答:(1)装有5t混凝土的搅拌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2×10Pa; (2)搅拌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地面的阻力6400N;

(3)搅拌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效率为40%,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km,需要消耗4千克燃油。 27.【解答】解:

(1)当开关S闭合、旋钮开关接2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为加热档, 由P=UI=R2=

可得,R2的阻值:

=48.4Ω;

5

当开关S闭合、旋钮开关接1时,R1、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小,为保温档,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R1=R2, 所以,电煮壶保温档的功率: P=

=500W;

(2)药膳吸收的热量:

Q吸=c药膳m△t=4×10J/(kg?℃)×0.5kg×80℃=1.6×10J; (3)不计热量损失,消耗的电能: W=Q吸′=6×10J,

由P=可得,加热档加热需要的时间: t=

=600s。

5

3

5

答:(1)电煮壶保温档的功率为500W;

第22页(共26页)

(2)炖盅内0.5kg的药膳温度升高了80℃,药膳吸收的热量为1.6×10J;

(3)若不计热量损失,壶中的水和药膳总共吸收6×10J的热量,用加热档加热需要600s。 六、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36分)

28.【解答】解:(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8℃; (2)从图中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不变,所以熔点是﹣2℃; 盐冰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3)熔化吸热,使烧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外壁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即出现的水珠;

(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故答案为:(1)﹣8;(2)﹣2;增加;(3)液化;(4)增加。 29.【解答】解: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说明成实像;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所以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缩小的像;

由图可知,物距u=30cm,像距v=15cm,根据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凸透镜向左移动到u′=15cm,v′=30cm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u=30cm,像距v=15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则30cm>2f,f<15cm<2f, 解得:7.5cm<f<15cm;

(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凹透镜后,蜡烛在凸透镜后面成的像将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像再成在光屏上,需要将光屏向右移动。

此时把眼镜和凸透镜取走,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要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应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一个折光能力比原凸透镜弱的凸透镜,因为焦距越大折光能力越弱,所以应换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故答案为:(1)缩小;放大;7.5;(2)右;大。 30.【解答】解:

(1)该实验要比较的是小车在阻力不同的路面上滑行的距离,这样就要求我们控制变量:初速度,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可以保证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2)由题知,实验中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

第23页(共26页)

5

5

的减小,说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最小,根据W=fs知,在距离相同时,小车在摩擦力最小的水平面上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就少,三种表面中木板最光滑,所以木板表面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少;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左多,毛巾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非平衡力;匀速直线运动;(3)木板;毛巾。

31.【解答】解:(1)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左盘比右盘高,说明右侧较重,所以把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侧质量大,应去拿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 吊坠的质量m=20g+10g+2.2g=32.2g;

(3)吊坠的体积等于量筒中水增加的体积V=64ml﹣50ml=14ml=14cm; 吊坠的密度ρ==

=2.3g/cm=2.3×10kg/m;

3

3

3

3

(4)使用的砝码有磨损,测量的质量偏大,根据ρ=知测量的密度的偏大;

(5)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左右两侧再次平衡时,左侧增加的压力等于吊坠受到的浮力,吊坠的体积等于V1,天平第三次平衡时,天平两侧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右侧增加的水的重力等于吊坠的重力,水的重力为:G水=m水g=ρ

gV水=ρ水g(V1+V2)﹣﹣﹣①

吊坠的重力G=mg=ρgV1﹣﹣﹣﹣﹣﹣﹣②, 联立①②得,ρ=

?ρ水。

3

故答案为:(1)左;(2)取下5g的砝码,再移动游码;32.2;(3)14;2.3×10;(4)偏大;(5)③直接放在左盘烧杯的水中;④

?ρ水。

32.【解答】解:(1)原电路中,两表和电阻均短路,电流表应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下所示:

第24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