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2013(整理人:陆保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2013(整理人:陆保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呼吸作用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

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 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第三节、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①一般来说,自然原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我们谈到抵抗力稳定性,人为的原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我们会谈到恢复力稳定性(除自然森林大火)

②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③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遭受到较大或彻底的破坏时,抵抗力越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越弱,但当遭受到相同的干扰时,抵抗力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也强。抵抗力与恢复力不一定成反相关,主要要看生态系统的气候条件

a表示 抵抗力稳定性

b:表示 恢复力稳定性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特点:

5、 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

养级,

6、 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7、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

效率

8、 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

13 (共16页)

最有益的部分。

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4、注意:

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其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所以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二)碳循环 1、过程:

①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②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沿 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 形式循环。 2、温室效应

成因:大气中CO2 含量增加。

对策:①保护和增加植被;②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5、实验:制作生态瓶或生态缸

通过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初步学会

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制作小生态瓶的注意事项:

①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 ②生态瓶要放在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③生态瓶要密封;④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之间要构成营养关系,数量比例要合理; ⑤生态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⑥研究结束前不要再随意移动生态瓶。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4 (共16页)

3、生态系统总能量来源: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特别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无机盐(即肥)。

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 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

炫耀)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

②: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

10、生态系统 能力

的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15 (共16页)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1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

我调节能力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生物多样性是指来源于各种各样生态系统的形形色色的活的生物体,包含遗传多样性_、_物种多样性__和生态系统多样性_三个层次

2._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内的基因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层次。_物种多样性_是指地球上生物物种的丰富度和物种分布均匀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种类丰富程度的客观指标。我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_生境__、_生物群落_和_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__的多样性。

3.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活动包括: 毁坏栖息地 、环境污染 和不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4.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_就地保护_、迁地保护_和_离体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潜在价值:目前尚不清楚。

②间接价值:生态功能-----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 ③直接价值: 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

6.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最有效保护: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②易地保护(迁地保护):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③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

16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