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学前心理学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以 的节省率为保持量的指标。 4.研究学前儿童的记忆,心理学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习惯化-去习惯化、 、再学法和 。

5.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记忆内容的变化。 二、判断

1.记忆的准确性是指对记忆内容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的精确程度方面的特征,人们的记忆在准确性方面存在差异。( )

2.自传体记忆是我们每个人产生的留在长时记忆中或者关于在我们的生活故事中特别有意义的时间表征。( )

3.格式塔心理学沃尔夫以图形为记忆材料对记忆内容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记忆中的图形向着水平化、尖锐化和常态化的方向发展。( ) 三、名词解释 4、情绪记忆 5、内隐记忆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

一、填空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 的过程,是对过去感知并记忆下来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

2.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特别是 ,其心理成分首先是想想活动。 3.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 。 4.儿童最初的想象和记忆的差别很小,谈不上创造性,最初的想象都属于 。 二、判断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刺激物或实际动作。( )

2.学前儿童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相混淆,主要表现为想象具有夸张性。( )

3.日常生活中对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 ) 4.幼儿的想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所左右,也容易受同伴的情绪和兴趣影响。( ) 三、选择

1.我们是依据( ),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A.新颖性 B.独立性 C.指向性 D.创造性 2.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主要分为( )。

A.创造表象 B.记忆表象 C.想象表象 D.无意表象 3.幼儿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 )和模仿性。

A.复制性 B.想象性 C.自觉性 D.无目的性 四、名词解释 1.再造想象 五、问答题

1.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思维

一、填空

1.思维是人类高级的认识活动,它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和 。 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和 。

3.思维的 是指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反映的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

4.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 ,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判断

1.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化思维之间。( )

2.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借助媒介物语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 )

3.所谓的自我中心性是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及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并且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 三、选择

1.学前儿童晚期时,出现了( )的萌芽,整个学前期都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A.抽象逻辑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直觉行动思维 D.创造性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 )

A.思维守恒性 B.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C.具体形象性 D.自我中心性 3.学前儿童思维培养的原则是( )

A.坚持互动性原则 B.坚持想象性原则 C.坚持创造新原则 D.坚持启发性原则

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填空

1.书面语言是指人们凭借某种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言语,其特点是随意性、开展新和 。

2.语言的获得理论一致是学术界和教育界研究的重点,其中影响最大的三个理论为:先天论、 、相互作用论。

3.乔姆斯基认为,人类习得语言是生理上预先设定好的,全人类共有一种基本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是 。

4.语言学家 认为婴儿的发音准备大致经历4个阶段,即:哭叫、

咕咕叫、咿呀作语和规范化语音。 二、判断

1.德国著名哲学家威廉.洪堡认为,语言作为产物的总和,它是有限手段的无限使用,而语法是这种使用成为可能。( )

2.内部语言是一种交际性语言,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

3.言语发生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即发音的准备和理解语词的准备。( ) 三、选择

1.学前儿童口语培养的原则不包括( )。

A.顺应儿童自然天性的原则 B.尊重儿童兴趣的原则 C.赏识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 D.坚持儿童自我发挥的原则 2.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其中口头言语包括( )。

A.对话言语 B.写作言语 C.独白言语 D.内心言语 3.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有( )。

A.生活性 B.情境性 C.模仿性 D.创造性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一、填空

1.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 。

2.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一些特征,主要是指情绪的动力性、 、强度性和 等方面。

3.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按其社会内容可以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 。

4.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包括情绪的易冲动性、 和外露性。 二、判断

1.学前儿童的高级情感随着活动和认识能力增加不断提高,高级情感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

2.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儿童的情绪分化过程可以分为泛化阶段、退化阶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