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新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7年春新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 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一个分数的分子乘3,分母除以3,这个分数的值( )。 A.大小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6倍 C.缩小到原来的 D.扩大到原来的9倍

(2)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2以后,得到的分数值一定()。 A.与原分数值相等 B.比原分数值小 C.比原分数值大 D.无法确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能熟练地掌握分数的性质吗?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16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最大公因数 备课人: 审核人:

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的例1、例2,第61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能了解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通过数学活动过程,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圃中小教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

教学难点: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什么是因数?因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顾前面的知识,在小组中交流后汇报,老师总结使学生了解因数的几个特点:

(1)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3)一个数除以它的因数,商一定是自然数(0除外)。 2.写出16和12所有因数。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交流检查。

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组织学生交流,再说一说) 【新课讲授】

1.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出示教材第60页例1。 (2)找出8的因数。(1、2、4、8)

(3)找出12的因数。(1、2、3、4、6、12)

(4)再找12、8的因数中两个数的公有因数。(1、2、4)

指出: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教师适时引出课题,并板书:最大公因数。 2.组织小练习。

(1)完成教材第61页的“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1页的“做一做”第2题,说一说哪几个数写在左边,哪几个数写在右边,哪几个数写在中间。

(3)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请学生填在教材上,说一说是怎样找的。

3.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出示教材第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3)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 方法一:

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再看哪个最大。

方法三:先写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

(4)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1页的“你知道吗”,指导学生自学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2×2×3=12

指出:两个数所有公因数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5)巩固小练习:完成教材第61页的“做一做”第2、3题。 第2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站队,并说出这样站队的道理。 第3题:学生先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②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将这8组数分为三类:一类是最大的公因数是1,(如5和9,15和16);一类是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本身(如34和17、16和48、13和78);另一类是一般情况。

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在课本上,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的第4题。

此题渗透了互质数组成的几种情况,练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学习所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