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 信息与信息经济学

1.信息的定义:

信息本质上就是一种市场参加者的市场知识与经济环境中的时间状态(主客观不确定性)之间概率性建构的知识差。

2.信息运动的三要素:信源(信息发送者)、信宿(信息接受者)、载体。 3.信息熵:是指信息的基本作用就是消除人们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4.公共信息与私有信息 公共信息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可以获取到得的那部分关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公有信息 。

私有信息是相对于公共信息而言的,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属于个人知识,有时也被称为隐蔽信息。 5.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即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掌握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信息。

不完全信息是指经济代理人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局部知识,或有关某个经济事件的部分知识。

6.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即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有的市场知识和所处的环境状态。

非对称信息是相对于对称信息而言的,非对称信息指交易双方各自拥有他人所不知道的与交易有关的私人信息。

第三章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

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参与者:

局中人,指的是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他的目的是通过选择战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 (2)行动:行动是参与者在博弈的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 (3)战略:参与者在给定信息集的情况下的行动规则。 (4)收益及收益函数:支付或报酬

指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者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或者是指参与者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收益矩阵(会画):判断是否存在纳什均衡。

1

(5)信息:是参与者有关博弈的知识 (参与者特征或行动)。 (6)共同知识:

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知道所有人都知道。

(7)均衡:均衡是所有参与者的最优战略的组合。(没有任何一方单独改变策略从而改变解)

2.四种博弈类型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单次求同共进,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有完全的了解,静态指的是所有参与者同时选择行动且只选择一次。 (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有完全的了解,动态指的是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在自己行动之前能观测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信息。

(3)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密封投标)

不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不完全了解,静态指的是所有参与者同时选择行动且只选择一次。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不完全了解,动态指的是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在自己行动之前能观测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信息。

对于每个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及收益函数的了解程度分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

参与者行动是否有前后顺序,后者是否能观察到前者的行动信息分为静态和动态。

3.纳什均衡

(1)定义:

纳什均衡是一种稳定的博弈结果,是指在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者都相信,在给定其他参与者策略选择后,每个参与者选择可以使自己的收益最大的策略时的状态。 (2)零和博弈:(猜硬币博弈)

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非合作博弈 (3)非零和博弈:

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是零值,它区别于零和博弈,属于合作博弈,博弈双方存在 “双赢”的可能 。 (4)唯一的纳什均衡解:智猪博弈

(5)两个纳什均衡解:斗鸡博弈、猎鹿博弈、债务博弈 4.动态博弈战略行动:先发优势、置信威胁 5.无名氏定理:(均衡结果发生改变)

在无限重复博弈中,如果参与者有足够耐心,那么,任何满足个人理性的可行的收益都可以通过一个特定的子博弈精练均衡得到。 6.古诺模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计算步骤:(详见63页计算)

1. 列出n个厂商的收益函数

2

2. 对收益函数分别求导令令其为零(由于n个厂商同时行动,他们都寻求自

身利益最大化)

3. 寻找纳什均衡的相等条件(例如:q1=2),带入已求导的式子中,并求解。

7.Stackelberg双头垄断模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计算步骤:(详见65页计算)

1. 列出n个厂商的收益函数

2. 对后行动厂商的最大收益函数求导,并令其等于零

3. 求出的式子(式子一)带入先行动厂商的收益函数中,并求导令其等于零 4. 将上式中求出的结果带入式子一中,求出相应结果

第四章 契约理论

1.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所研究问题分类: 从不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来看分为 (1) 事前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息甄别模型 (2) 事后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 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来看: (1) 隐藏行动模型 (2) 隐藏知识模型(隐藏信息模型) 2.委托代理定义

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而在交易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为委托人。简单而言,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3.两个约束 (1)参与约束

代理人履行委托代理合同后所获得的期望收益不能低于代理人在相等成本约束条件下从其他委托人那里获得的收益水平 (2)激励相容约束

代理人获得其自身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必须保证委托人的预期收益最大化。

4.委托代理数学模型

3

5.代理人最优行动

代理人最有行动定理:在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风险中性的前提下,并且客观性时间n服从正态分布N(0 ,σ^2),那么代理人就存在最有行动,其必要条件是 C’(a^*)=1.

6.代理成本:委托人的监督成本、担保成本、剩余损失。 7.委托代理模型主要研究问题 (1)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又称为败德行为。它是指在签订合同之后,代理人利用隐蔽信息或隐藏行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2)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在签订合同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掌握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对委托人是不利的。处于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签订有利于自己的合同,而委托人则可能由于处于信息劣势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选择。 (3)信号传递

信号传递是指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如代理人)向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如委托人)提供信号传递,以显示自己的类型。处在信息劣势的委托人观测到代理人传递过来的信号后,与代理人签订合同,如人才市场上的求职与招聘。 (4)信息甄别

信息甄别就是由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首先给出区分信息优势方类型的不同合同条款,信息优势一方通过选择与自己的类型相符合的合同来揭示自己的私有信息。

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差别在于行动顺序的不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