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讲试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讲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真实感情。其他如情爱诗,或表达青年男女的恋情,或表达夫妇之间的挚爱,或表达弃妇之怨愤,都绝无矫情造作。

其次,作者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坦率的。如表达相思,就直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关雎》);抒写爱恋,则径言?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葛》);爱情受到阻碍,则大呼?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柏舟》);抒写民众对秦穆公殉葬的事的愤慨,就反复咏唱?彼苍者天,歼我良人?(《黄鸟》);指责太师为政不端,则直呼?赫赫师尹,不平谓何?(〈节南山〉)何休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春秋公羊传解估卷十六〉)正是对〈诗经〉抒情的真诚和直率的体认。 11. 简述《诗经》在形式和语言的特点。 答:《诗经》在形式和语言方面有如下特点:

首先,是其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诗经》中分章节的诗多达271篇,其中大多数重章,这说明重章是《诗经》的一大特色。所谓重章,即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句的复唱。其主要情况有二: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最后两章及《邶风-式微》等,这种同意复沓的重章,回环往复咏唱,加强了抒情的效果;二是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采葛》,各章间不是简单的重唱,而是意义和情思上有所添加,层递而进。其次,《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诗经》中纯用四言者有140篇,四言为主。但也应看到其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自由。这种不拘于四言,长短自如的句式,富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其三,《诗经》节奏鲜明,音韵偕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诗经》时代的作者并不知晓音韵的规律,古《诗经》重点声韵协调,不出自人工雕刻,而是出自天籁自然。但是其中也有规律可寻,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一《古诗用韵之法》中,总结了《诗经》的用韵的三个基本模式,同时也指出模拟之外灵活多变的情况,正如名人陈第所说:?从容音节之中,宛转公商之外。?(《读诗拙言》)

此外,《诗经》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一是词汇丰富;二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如?窈窕??参差??展转??飘摇?以及?关关??呦呦?、?昊昊?等,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而且更细腻的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再次,叙事性的诗作也包含着感情。如〈七月〉一诗,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劳的劳作,但其中不时穿插?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这样抒情的诗句;再如〈大雅〉中的史诗,也无不熔铸着周人对祖先的崇敬和赞美再情。

12.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答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上,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各诸侯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兵强国富;政治上周平王东迁后,天子地位衰微,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纷纷兴兵争霸,互相兼并;文化上,一直为贵族王官垄断的文化开始下移,?私学?纷纷而起,出现了?士?这个特殊的阶层,

经济发展,使贪婪和物欲横流;国富兵强,使掠夺和征战不已,此时便出现了?处士横议?的情况:一些有责任心的士人,纷纷出谋划策,贡献出自己的思想,四处游说,聚众讲学,著书立说,希图解决种种不良的社会问题。而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也乐于听取士人的说辞,借鉴或采用他们的谋略主张,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促成了诸子散文的繁荣。

1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答战国春秋时期历史散文的繁荣,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上,周天子衰微,诸侯争霸和兼并,文化上私学纷立,文化下移,?士?这个阶层迅速崛起。王纲解纽,诸侯放恣,掠夺和征战不已,此时,一部分士人,或撰写史学著作,或编写历史文献,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本来,周王朝及各诸侯均臵有多种职责的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说明我国有著史的传统。至战国时期,社会空前繁荣强大,又空前动荡混乱,更需要认真总结历史,借鉴其经验及教训,于是又出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这样以平易文体写成的历史著作,形成了历史散文繁荣的局面。

14.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答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先秦诸子有九流十家,其中在当时或其后产生巨大影响的有儒、墨、道、法四家。这四家的代表性著作,大约可分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虽始具论说文规模,但多质朴无文,且仍有语文辞富赡,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迭出,行

文波澜起伏,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第三阶段是战国末期,代表作是《荀子》和〈韩非子〉。它们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问的成熟期和高峰。这三个阶段总的发展趋势是:由简而繁,由疏而密,说理性和逻辑性不断增强。

15.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答:《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山里论著作,篇幅简短,文学价值虽不甚高,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其形象化的说理。这是一部理论著作,多阐述老子的道、无、德、处柔等哲学思想,抽象玄虚,不易理解,故《老子》往往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以鲜明浅见的形象,生动的比譬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性的说理使《老子》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二是语句上的韵散结合。《老子》德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张用韵,有的则韵散结合,体现了韵文向散文的过渡状态。 16.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

答:《论语》通过记载孔子极其弟子的言行来展示孔子的思想。从文学的角度看,除了那些记录孔子言谈的章节外,有以下章节还写出来人物说话时的情景和神态,或者记录人物的行至、习惯等,也就是说,《论语》能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来表现其形象和性格。比如《乡党篇》就详细记录了孔子在不同的情形下不同的言谈举止,将一个知礼守分德孔子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又如《子路篇>中孔子和子路关于正名问题的交流,讲的是孔子的?正名?思想,同时也凸现了子路直率卤莽的性格;再如《先进篇》里的《俟坐》,孔子的循循善诱,子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