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机组主蒸汽、再热汽及旁路系统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600MW机组主蒸汽、再热汽及旁路系统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当压力达到起座定值而安全门未能起座时,应迅速降低汽压至正常压力。 3、试验中,机组如发生异常或事故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工作,若安全门起座后无法回座时,应按相关运行规程规定进行异常或事故处理。 4、试验结束后,应检查安全门无泄漏,并做好详细记录。 再热器安全门实际动作试验步骤:

1、在BTG盘上按“再热安全阀”按钮,现场确认安全阀动作均正常(保持开启状态约1~2分钟)。 2、将低压旁路切至手动。

3、逐渐缓慢关小低压旁路阀开度,使再热器出口压力逐渐升高,并同时观察高压旁路阀逐渐关小。

4、试验时应密切监视再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和再热器管的金属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并注意高压旁路的压力和高压旁路的阀位。

5、当再热器进口压力达到58bar±2%时,检查确认再热器进出口安全门动作。记录已动作的再热器安全阀和对应的再热器安全阀动作值。

6、逐渐开大低压旁路开度,当再热器进出口压力达到51±2or时,检查确认再热器进出口安全门关闭,并做好数值记录。

7、若发现有个别安全阀未动作,则关闭已动作并回座的再热器安全阀的进、出油阀门,重新缓慢关小低压旁路阀升压,对未动作的安全阀进行校验。直至四只安全阀均校验完毕后,再开启已回座再热器安全阀的进、出油阀门。

8、再热器安全门实际动作试验结束后,逐渐将再热器压力降低至17bar,并将低压旁路投入自动。

9、对停炉时校验不合格的再热器安全门由检修消缺后在机组启动时再校验。

17

五、 主蒸汽、再热汽温的控制

据有关资料表明:主汽温每下降5℃,发电煤耗增加0.5g/KWH,再热蒸汽温度每下降5℃,发电煤耗增加0.3g/KWH。因此,主蒸汽、再热汽温的控制对电厂经济性尤为重要。

我厂锅炉正常运行时,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41±5℃以内,再热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9±5℃,两侧偏差应小于10℃。同时锅炉各段工质温度、壁温不超过规定值。主蒸汽温度的调整是通过调节燃料与给水的比例(煤水比),控制中间点温度为基本调节,并以减温水作为辅助调节来完成的,中间点温度是分离器压力的函数,中间点温度应保持微过热,当中间点温度过热度较小时,应适当调整煤水比例,以控制主蒸汽温度正常。

机组正常运行时过热汽一、二级减温水投自动,在自动失灵或无法调整时,值班员切手动调整。过热汽一级减温水用以控制屏式过热器出口汽温,二级减温水是对过热蒸汽温度的最后调整。机组正常运行时,二级减温水应保持有一定的调节余地,但减温水量不宜过大,以保证水冷壁运行工况正常,在汽温调节过程中,控制减温水两侧偏差不大于5t/h。通过调节减温水调整汽温,有一定的迟滞时间,调整时减温水不可猛增、猛减,应根据减温器后温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减温水量的大小。低负荷运行时,减温水的调节尤须谨慎,为防止引起水塞,减温后温度应确保过热度20℃以上。在机组减负荷或停机过程中,应注意锅炉出口汽温变化及时关闭减温水。

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以燃烧器摆角调整为主,如果燃烧器摆角不能满足调温要求时,可以采用再热减温水来辅助调节,投用再热器事故减温水时,应防止低温再热器内积水,减温后温度的过热度亦应大于20℃,再热蒸汽减温水正常运行

18

时投自动,在自动失灵或无法调整时需切手动控制。再热汽喷水控制汽温是不经济的。因为减温水喷入再热汽后,增加了汽轮机中、低压缸蒸汽量,亦即增加了中、低缸的出力,在机组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则势必要限制汽轮机高压缸的出力,即减少高压缸的蒸汽量,这样,就等于以部分低压蒸汽循环去替代高压蒸汽循环,因而必然导致整个机组经济性的降低。据有关资料表明:再热减温水每增加10t/h,煤耗将增加约1.91g/kwh。

我厂由于燃烧器与炉本体之间间隙小,加上燃烧器处结焦等原因,导致燃烧器摆角摆动时燃烧器销子经常断裂,现在二台锅炉燃烧器摆角已全部焊死无法摆动;另外一个原因,采用燃烧器摆角来调整再热汽温延时很大且调整幅度不大。所以,目前我厂二台锅炉再热汽温度调整主要靠再热汽喷水减温来控制。

由于我厂高、低温再热器都属对流式再热器,再热汽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烟气的流量和流速,为此在事故情况下,如果再热减温水调整门开足了,再热汽温还降不下来,那么可以采用减少过剩氧量(送风量),以减少烟气量,从而实现降低再热汽温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幅度,以防过剩氧量过小,使锅炉燃烧不稳。 影响主蒸汽、再热汽温的因素

影响主蒸汽、再热汽温的因素很多。负荷的高低、加减负荷速率、锅炉风量、一次风压、磨煤机运行方式、磨煤机出口温度、锅炉受热面积灰结焦、煤水比失调、中间点温度、锅炉受热面吹灰、煤种的改变、辅机故障等情况都会对主蒸汽、再热汽温产生影响。

本厂锅炉前屏过热器属辐射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属半辐射半对流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属对流式过热器、高、低温再热器则属对流式再热器。不同的烟气传

19

热方式,其蒸汽和管壁温度变化也表现各异。当锅炉负荷增加时,辐射式过热器中工质的流量和锅炉的燃料量按比例增大,炉膛出口烟温也随燃料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炉内火焰温度升高却不多,即炉内辐射热并不按比例增加。这样,当负荷增加时,燃料产生的总热量是按比例增加的,但辐射式过热器所吸收的热量并没有按比例增加(增加较少),使较多的热量随烟气离开炉膛被对流受热面所吸收。当燃料增加时,烟气量也会同步增加,使对流受热面上的烟气流速增加,促使烟气侧的烟气对流放热系数增大;同时,随炉内燃料的增加,炉膛出口烟温升高,使进入对流受热面的烟气温度也升高。 所以在加负荷过程中,再热汽温上升幅度和速度要比主蒸汽温大。同样,在减负荷过程中,再热汽温下降幅度和速度要比主蒸汽温大。

高位磨运行(F、E、D、C、B)时炉膛火焰中心较高,主蒸汽、再热汽温较高;反之,低位磨运行(A、B、C、D、E)时火焰中心较低,主蒸汽、再热汽温较低。

燃煤的灰熔点低会引起锅炉水冷壁结焦,减少了水冷壁的吸热量,而使吸热量后移,烟气温度升高,过热汽、再热汽吸热量增加引起超温;燃煤中水分增多时,着火点后移,使火焰中心抬高,同样也会使主蒸汽、再热汽温升高;燃煤中挥发份含量低、煤粉细度粗都会使着火点后移,从而使主、再汽温升高。

锅炉受热面积灰、结焦对锅炉过热汽、再热汽温影响很大。水冷壁结灰、结焦会引起水冷壁吸热减少,锅炉蒸发量减小。过热器、再热器部分吸热增加,汽温上升。过热器、再热器部分积灰、结焦,积灰、结焦部分烟气通流量减小,而非积灰、结焦部分烟气通流量增大,前者温度下降,后者温度上升,可能会引起管壁超温。所以,锅炉运行一段时间后要定期吹灰,保持锅炉受热面清洁,从而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