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研究院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1 建设规模

******研究院近期建设工程总投资2009.49万元,占地1334平方米,工程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每年研制、开发出8-10项科技成果;科研、管理人员规模50人;科研、示范基地规模10万亩。 4.2 建设内容

4.2.1 建设3400平方米研究培训中心大楼一座,购置相关科研、教学仪器,用于科技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以及培训。 4.2.2 聘用科研、管理人员50人,其中60%为兼职人员。 4.2.3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主要繁育动、植物新品种。 4.2.4 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基地8万亩。 4.2.5 每年向国内外市场推出8-10项科技成果(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推广辐射面积100万亩以上。

4.2.6 建立科技培训基地(与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结合)5个,其中淮北和沿江地区各2个、江淮地区1个,主要用于示范基地农民科技素质的培训,每个基地年培训人员10万人次。

25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5.1 主要研究方向 5.1.1 研究目标

顺应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以高新技术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引进、开发和技术创新,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商品化、产业化,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将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税收,实现富民强**。 5.1.2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

1、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引进与新品种选育推广 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尤其是野生品种和地方农家特色品种的收集、保护和研究,为创造新品种奠定基础。在新品种选育中,运用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手段,选育符合于配粉加工、面条加工、油料加工等多方用途的高产、优质和特质的作物新品种。同时有重点的引进**外、国外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通过基地建设迅速建立育种、繁种、供销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良种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

2、油脂及植物蛋白研究中心

从事植物蛋白的研究开发工作,并进行油脂、油料加工技

26

术的深度开发。

3、主要农作物和食用菌高产、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 小麦、油菜、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技术和无公害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珍稀食用菌的培养及加工利用技术。以确保基地产品的高产、优质及安全性。促进公司产业提升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4、粮、油食品的质量检测;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技术 粮、油贮藏保鲜技术,重点是公司粮库及农户的贮粮“四无”(无虫、无霉、无鼠、无雀)技术;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及贮藏技术;加工原料的品质检测技术;配麦、配粉中添加剂的使用等。围绕公司主业为进行新的粮、油、食品品种的开发,加工工艺及加工方法的研究。 5.2 总图布置

本项目地处******市双凤工业区内,考虑到区内的整体布局,研究院是一幢集研究开发、培训、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楼建筑。设计总建筑面积为3400m。培训楼6层,研发中心5层,办公楼3层,报告厅2层。 5.2.1 总平面设计

本项目的总图布局中,在建筑群的入口处设置入口广场,对整个建筑群起到衬托、呼应的作用,在办公楼的后面以回廊连接报告厅、培训楼、研发中心,使各个单体建筑物既有效分

27

2

隔,又有机的融为一体。在建筑群的北面建设一个停车区。 5.2.2 立面设计

**研究院的立面设计主要体现**研究院从事现代农业研究的特点,考虑到建筑物高度较低,在立面设计中以点、线、面的有机组合,统一中求变化,活跃立面形式,形成虚实,点面结合的效果。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