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龙泉路提质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郴州市龙泉路提质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行施工过程的标准化、程序化。

4.4 检验关:质检人员掌握工程质量动态,把好质量检查验收关,使质量问题尽可能消除在施工过程中,班组作业层要坚持“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从而实行质量层层把关,及时进行隐蔽验收,隐蔽工程验收派专人负责。在质量检验员检查验收后,及时通知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和有关部门到现场。

4.5 信息管理关:项目经理部应按公司质量程序文件要求,负责工程质量的整理、反馈工作,工程技术负责人是工程质量的总负责人,应根据所收集的质量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制定相关预防和纠正措施,作好全过程的质量日、周、月的例会制度,使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证质量信息渠道的畅通和质量问题的及时解决和处理。本工程利用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重点作好三方面工作:网络计算机辅助管理,对工程全过程实施施工进度、资源使用动态监控;预结算及统计财务计算机辅助管理,对工程实行成本控制;计算机办公系统自动化,对施工文件及技术资料进行规范化、标准化。

5质量控制措施的基本制度

为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在科学的管理下精心组织施工,充分体现“管理就是生产力”这是企业管理中心内容,在本公司现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下,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业主的要求,拟在本工程中推行如下管理制度。

5.1 技术责任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

公司总工室是生产技术的主管部门,总工程师是生产技术的

44

直接责任人。项目经理部设技术负责人。

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施工方案的会审和最终审批工作。

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项施工方案或专项工艺设计。

公司质量技术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图纸会审,汇总图纸会审中发现的问题,并报业主、监理及设计三方,以求得解决。施工中实行两级交底制,第一级交底为公司质量技术处组织由公司总工程师对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安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交底,主要涉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点工序的施工方法、容易出现问题及预防措施;

第二级交底为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对作业班组、操作人员的交底,涉及工艺要求、操作要点、质量标准。

技术交底必须反复详细进行,不断总结,以达到工艺技术不断提高,同时技术交底保持详细记录。

5.2 测量复核制度

现场控制点(座标和高程)复核后,方能利用。施工过程中平面位臵及高程测量必须经过复核,才能作为成果使用,并应完整保存施测记录,严防测量差错。测量复核和竣工测量必须提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测量工程师复核签认。

5.3 工程任务单制度

由主管施工员开据任务单给作业班组,书面明确当天的生产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时间、达到的质量标准。

45

凡需耗用材料的生产任务,在开据工程任务单的同时,开据限额领料单,以控制材料的领用数量,材料员依据限额料单发放材料给作业班组。

作业班组按任务单的要求完成任务,施工员检查任务完成是否满足要求,质检员检查是否符合规定,材料员检查材料耗用量是否超出定额要求,并交下道工序作业班组验收。

5.4 工程中间检测、验收制度

隐蔽工程进行三级验收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质检员检验—公司质检员检验。三级验收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工序检验,必须经总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检验。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验收、检验,未经验收、检验合格的工序不得放行。

经验收检验合格的工序应记录标识“合格”。否则在发生地挂标识

“不合格”,采取返工或返修措施,直至验收合格后方进入下道工序。

5.5 提请监理、质检部门检查验收的制度。

各工序自检达到合格标准后,提请监理、质检部门进行检查认可。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必须经过监理检查签证,经监理、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6 违反施工规程,发生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46

施工技术负责人按有关施工规范、设计及工艺要求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不得违规指挥。

操作人员必须按有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作业,不得野蛮施工。

施工管理人员发现操作人员违反施工规范要求,应立即予以制止,并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督促操作人员立即改正。对因违反施工规程、发生质量事故的,视情况大小,及时逐级上报公司、监理及业主并以书面形式记录报告过程。

质检员有权制止任何违反施工规程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施工。

5.7 定期进行质量改进工作总结制度

每周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一次全面评估,运用统计技术对质量情况进行科学的统计,找出主要矛盾。找出主要质量问题及质量通病后由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解决质量通病的办法,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5.8 质量奖励制度

对施工人员和班组分项提出指标,奖励分明,严格实施。 5.9 质量资料档案制度

所有质量检验、测定、鉴定、签证等资料,妥善保存,分期分类成册装订。工程竣工后,及时提出完成的竣工质量文件,经签署收入竣工档案。

6质量要素的控制

6.1 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加强技能培训、质量教育和完善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