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宝典之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矿山宝典之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7. 环境地质图:按环境地质研究目的,将有关地质体和地质现象以一定的比例尺填绘的图片。

38. 表内储量: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利用的储量。

39. 表外储量: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不能利用的储量。 40. 储量级别:

1) 根据勘探工程控制程度来划分: ①B级储量:按50×50网度控制的见矿工程直接圈定的储量。

②C级储量:按100×100(Ⅱ~Ⅲ勘查类型矿体100~50×50~100)网度控制的见矿工程直接圈定储量及B级网度控制的石芽地段圈定的储量。

③D级储量:B级、C级网度控制的边坡见矿工程外推储量,由D级网度(200×200)控制的见矿工程外推储量及C级网度工程

控制内部有石芽地段圈定的储量。 2) 以地质可靠程度、经济意义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作为分类标准,可将矿产资源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 ①储量: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 ②基础储量: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 ③资源量: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十六种子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12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为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成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冶、经济、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的研究及相应的修改,证实其在计算

的当时开采时经济的。它是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②122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 为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是指在已达到详细阶段工作程度的地段,基本上圈定了矿体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的确定矿体连续性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选冶性能条件试验的成果。对于工艺流程成熟的易选矿石,也可利用同类矿产的试验成果。它是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③332: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指在已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低。 ④333: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指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计算,其可信度低。可行性评价仅作了概略研究,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