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的收缩形式。运动实践中拉长收缩又往往与缩短收缩形成所谓牵张一缩短环,即肌肉在缩短收缩前先进行拉长收缩,使肌肉被牵拉伸长,这样,在紧接着的缩短收缩时,便可产生更大的力量或输出功率。 (3)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时负荷未发生位移,从物理学角度认识,肌肉没有做外功,但仍消耗很多能量。

等长收缩是肌肉静力性工作的基础,在人体运动中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身体某种姿势起重要作用。

5.分析肌肉收缩的张力与速度、长度与张力关系及其生理机制。 答:(1)肌肉收缩的张力与速度关系

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呈反比关系。后负荷越大,肌肉产生的张力也越大,肌肉缩短开始也越晚,缩短的初速度也越小;反之亦然。即:

①当后负荷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但收缩速度为零,肌肉只能做等长收缩。

②当后负荷为零时,张力在理论上为零,肌肉收缩速度达到最大。 ③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关系提示,要获得收缩的较大速度,负荷必须相应减少;要克服较大阻力,即产生较大的张力,收缩速度必须减慢。 (2)肌肉收缩的长度与张力关系

①若在肌肉收缩前加于肌肉一定负荷(称前负荷),使肌肉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状态,即改变肌肉初长度,实验表明,最初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也增加。

②当初长度增大超过某一长度时,张力反而减小。 ③适宜初长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

6.简述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指出它们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答:通常根据组织化学染色法将人类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 (1)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 ①I型肌纤维

I型肌纤维收缩速度较慢,为慢肌纤维。I型肌纤维的直径细,肌纤维数量少,肌浆网不发达,线粒体数量多,容积大。I型肌纤维具有无氧能力低、有氧能力高、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抗疲劳能力强的生理特征。

②Ⅱ型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为快肌纤维,包括三个亚型。I型肌纤维的直径粗,肌纤维数量多,肌浆网发达,线粒体数量少,容积小。I型肌纤维具有无氧能力高、有氧能力低、收缩速度快、收缩力量大、抗疲劳能力弱的生理特征。 (2)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对优秀运动员肌纤维百分组成的调查表明:

①从事短跑、跳跃即力量、速度为主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百分组成占优势。 ②从事马拉松、长跑,即以耐力为主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百分组成占优势。 ③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从事中距离跑运动员,快肌和慢肌百分组成差不多。 以上为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说明符合专项要求的肌纤维配布只是取得良好成绩的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而优秀的运动成绩最终是由运动员生理、生化、心理、技战术和生物力学等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第3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1.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与突触传递有何异同? 答:(1)不同点

①神经冲动的传导简称神经传导,是指在神经细胞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均可传播到整个细胞,使细胞未兴奋部位依次经历一次膜电位的倒转的这一过程。传导方式有局部电流方式传导和跳跃式传导两种。

a.局部电流方式传导

对于无髓鞘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兴奋区,表现为膜电位的倒转,而相邻的静息区则仍维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于是兴奋部位和邻接的静息区之间将由于电位差而出现局部电流。

b.跳跃式传导

有髓鞘神经由于轴突外分段包裹有多层高度绝缘的髓鞘,造成膜电阻的不均匀,在郎飞结之间的结间区电阻极高,而结区电阻极低。加之轴突膜仅仅在结区可接触细胞外液,所以局部电流必须从郎飞结穿出膜在髓鞘处形成回路,进行跳跃式传导。

②突触传递是指信息从前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一个细胞的信息传递过程。 a.化学突触传递

突触的微细结构:化学突触是由相互对应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结构构成,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较一般神经元膜厚约7.5nm,它们之间的缝隙被称为突触间隙,其间有黏多糖和糖蛋白。信息在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的合成和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递质的分解或重吸收等环节。根据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不同,可将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电突触传递。

b.电突触的传递

电突触无突触前膜和后膜之分,一般为双向性传递,其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

电突触传递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和视网膜上广泛存在,主要发生在同类神经元之间,具有促进神经元同步化活动的功能。 (2)相同点

二者都是以神经递质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物。

2.大脑、基底神经元和小脑在调控躯体运动过程中是如何协调进行的? 答:(1)大脑皮质与运动有关的脑区主要包括有主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顶后叶皮质以及扣带运动区等。

①主运动区

主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运动前区位于中央前回前方6区的外侧部。

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交叉性支配,即一侧皮质支配对侧躯体的肌肉(头面部大部分是双侧性支配)。

②辅助运动区

辅助运动区主要位于大脑皮质的内侧面和背外侧面上部的6区。辅助运动区在编排复杂的运动程序时和执行运动前的准备状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顶后叶皮质和扣带运动区

顶后叶皮质位于5区和7区,在解码并用于指导肢体运动的感觉信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扣带运动区又称内侧运动区,位于大脑皮质内侧面上,扣带沟背腹皮质(6、23、24区)也与运动调控有关。

(2)大脑皮质下的基底神经节属于古老的前脑结构。它包括有尾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和黑质。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控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参与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将一个抽象的设计转换为一个随意运动。 ②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传人冲动信息的处理等可能都有关。

③基底神经节中某些核团还参与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感觉传入、行为和学习记忆等功能活动。

(3)小脑除参与运动的设计外,还参与运动的执行。小脑对调节肌紧张、维持姿势、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均起重要作用。

①前庭小脑的功能

a.主要功能是控制躯体和平衡眼球运动。

b.前庭小脑也接受经脑桥核中转的来自外侧膝状体、上丘和视皮质等处的视觉传入,并通过对眼外肌的调节来控制眼球的运动,从而协调头部运动时眼的凝视运动。

②脊髓小脑的功能

脊髓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随意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脊髓小脑还具有调节肌紧张的功能。

③皮质小脑的功能

皮质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

3.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为什么既有化学性突触,又有电突触?从功能进化的角度考虑它有何积极的意义?

答:突触是指相互联结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接触部位。根据信息传递媒介物性质的不同将突触分为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