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格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课程论文格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摘要不编入目录中。

6、致谢、参考文献、附录、毕业论文(设计)一律不编序号。

五、正文

1、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加标点符号。理、工、农科论文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字连续编号,如:“1”,“2.1”,“3.1.2”,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一级标题从前言起编,一律用黑体4号字,左顶格。文科类论文格式序号可以用 一、(一)、1、等格式,也可以采用理、工、农科论文格式。 2、二级标题用黑体小4号字,左顶格。 3、三级标题用楷体小4号字,左顶格。 4、正文中的汉字一律用宋体小4号字。 5、各级标题与段落之间不留空行。 6、图、表与正文之间上下各空一行。

7、图应有图题,放图下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图题。

8、表应有表题,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表题。

9、表一律采用三线表,图题、表题与图、表之间不留空行。如果图表是引用文献的, 应在图表下方列出资料来源。格式同参考文献,字体为宋体五号或小五号。 10、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如果是应用计算机软件的,尽可能用公开发行的程序并标 注相应程序名称和版本号。如果是自编的,应在文体后的附录中列出程序并在文 中标注。如需要进行生物统计时,在数表中各试验数据的平均数之后应列出平均 数的标准误(S.E.),而不应列出标准差(S.D.)。对各平均数的多重比较,只需 用一个显著水平(α=0.05,α=0.01,或α=0.001),一般使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检 验法(DMRT 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多重比较方法。

11、文中所用的量度单位按“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北京工业大学

出版社,1993)中“附录B量和单位”的规定,如千克用kg,千米用km,毫克用mg,千瓦用kw等。

12、 文中如果采用英文字母缩写的,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就把英文的全称写出,如:

5

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小菜蛾DBM(Diamondback Moth)。 13、文中的拉丁学名采用右斜体字母。第一次出现属名时不能用缩写字母。

14、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采用“(著者, 出版年)”制。圆括号标注作者姓名和出版年, 之间用“,”号相隔。圆括号内若包括有多篇引文的作者时,中文的先列,外文 的后列,中外文均以引文出版年的先后顺序排列。不同引文作者间用“;”号相 隔。 例如: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研究(马廷玺,1978; 曾德超等,1979;Callaghan

et al,1965)。王西涅等(1981)曾建立了用解析法所需要的6个线性方程式。

15、论文正文可以使用脚注,脚注为五号宋体,全文连续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序。

六、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四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1个字符。

2、参考文献只列入在论文(设计)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主要文献,正文中没有引用的不要列入。参考文献序号按照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或者英文字母升序排列,首先是中文,然后是英文。

3、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引用同一作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后加一小写字母a、b、c等以示区别。3人和3人以下作者全部列出,3人以上作者只列前3人,后写“等”(中文文献适用)或“et al” (英文文献适用)字。 期刊类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题名[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

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如期刊无卷号,则为:“出版年,(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类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书名[M].其他责任者.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类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A]//编者.论文集名[C]:其他题名信息.出版地(或会议城市):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类著录格式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作者.题名[R].地点(城市):主办单位,年份。

专利文献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P].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6

网络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题名[EB/OL].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其他 凡上面没有规定的其他类型参考文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执行。

七、附录

如有附录,放在参考文献后,并应编入目录中,不同类型附录用大写英文字母标 示并分页,如附录A、附录B,编辑格式同正文一级标题。

八、致谢

1、致谢置于附录之后,“致谢”两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4个字距。 2、致谢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

九、成绩评定表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装订在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面。 2、指导教师手写所指导学生的评定内容;其他评阅人可以手写,也可打印。 3、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绩可用百分制记分,总成绩用五级制记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必须进行答辩,各院系可视专业情况和学生人数成立若干 个答辩委员会。每个答辩委员会设主席1人,委员3~5人。对论文(设计)答辩 工作应认真组织,严谨科学。 5、答辩委员会签名一般由主席签名。

6、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主要考核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学习态度、资料收集和论文 撰写情况,占整个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40%,由指导老师评定。

第二环节,主要考核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科学性和撰写的规范性;占毕 业论文(设计)总成绩的30% 。由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职称的评阅人评定。 第三环节,主要考核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情况,占毕业论文(设计)总成 绩的30%,由答辩评委评定。 本规范自2012年3月15日开始执行。

7

附件:

附件一 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附件二 华南农业大学农理工科类毕业论文撰写规格 附件三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社科(经管)类毕业论文撰写规格 附件四 华南农业大学工科类毕业设计撰写规格

附件五 华南农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毕业论文撰写规格 附件六 华南农业大学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格

附件七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附件八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