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五年级语文S版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提灯女神指什么?为什么叫她提灯女神?)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学生字。 2.检查听写

歧视幸福赞誉呻吟安慰解除给予传奇 (1)歧视的近义词是什么?

(2)传奇的“传”还可以读什么音?

三、默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南丁格尔的几件事?

1.试着用抓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方法来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按不同事件,给文章分段。 四、学习文章第一段

(一)读读第一段,你都读懂了什么? (二)在读懂的基础上,还有不明白的吗? 生:为什么家人反对她当护士?

生:南丁格尔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气与家人抗争?

(三)再读第一段,寻找答案,用笔画出有关内容,仔细读读。 1.对于“护士”这个职业,当时人们怎样看? (有损家族荣誉)

2、那么南丁格尔选择护士,实际上是选择了什么?

3、那她又是在放弃什么?从中你认为南丁格尔是个怎样的人?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重点:

1.能通过理解课文,学习南丁格尔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全文写了南丁格尔的几件事? 二、学习第二部分

(一)仔细读书,你认为南丁格尔是怎样的一个人,边读边把相关语句画出来,做批注。

(二)全班交流

(三)交流中指导第五自然段朗读 1.你对“霍乱”这种病了解吗? 2.(出示有关“霍乱”的资料)读读这段文字介绍,联系南丁格尔的行为,你有什么体会?

3.读出你对她的敬佩之情。

4.当你读到“日夜奔忙”这四个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白天工作她吃不上饭,晚上工作特别紧张??) 5.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从第六自然段中感受到什么?

2.提到“前线”凭你的生活经验,你们对前线有什么认识?

3.对比读下面两句话,再联系前线思考一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出示ppt:

南丁格尔得到这个消息以后,立即组织了一个护士志愿队,赶到前线去救护伤病员。

南丁格尔得到这个消息以后,被派往前线去救护伤病员。

(她是自愿去的,说明她心中有病人;她是自愿去的,冒着生命危险去的。)

4、小结方法: 三、总结

想一想:南丁格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反思:

13、《香玉剧社号》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本课9个生字,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理解词句,读懂课

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常香玉捐献飞机的原因及经过,学习常香玉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什么是“香玉剧社号”?它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它是怎么来的??? 二、交流资料,展示成果

1、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谁愿意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读一读? 2、了解了这么多信息,知道常香玉有“爱国艺人”之誉,可能有的同学会迫不急待地发问:“常香玉是怎样带领香玉剧社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的?”别急,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知晓爱国心 1、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1)读一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一说常香玉为什么要带领剧社为志愿军捐飞机? (3)想一想课文赞扬了常香玉的什么思想。 2、反馈自学要求得出的问题。

3、自学生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细读文本,感悟爱国情

1、常香玉在带领剧社捐献飞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自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汇报后出示句子并读一读。

(1)为了不影响演出,常香玉把三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全部送到保育院。 (2)为了节省开支,常香玉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睡地铺,从不因为自己是社长和名角搞半点儿特殊。

(3)在义演过程中,剧社会个别人有些动摇,认为捐一架飞机太难了,就私下劝说常香玉,不如改为捐一辆坦克或几门大炮,这样比较容易些。常香玉不仅明确反对,还耐心地说服了他。

3、谈一谈读了句子后的感受。

4、常香玉的这一义举有什么意义?由此你认为她是个怎样的人? 三、拓展延伸,换位思考

1、总结:课文正是以常香玉为什么要捐飞机——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结果怎样为结构编排内容的,表现了常香玉的爱国情怀 2、假如你是以下的一种身份,对于常香玉的这一举动,你会怎么想,请选择一种身份说一说。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