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设计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设计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用全省集中部署方式,对网上申报实行统一编号,分部门、分地区转办给对应的业务办理系统进行办理。

——申请表单智能化。以智能表单技术为基础,依据不同的政务服务事项所需要的办理材料、申请表格、证照内容的不同,智能适配生成不同的申报表单,为公众提供全面的政务服务申请渠道。各市(州)、省直各部门负责通过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维护政务服务申请表单,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在线办理。

——申请信息电子化。系统应满足所有在线政务服务申请需求,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数据交换系统完成各类业务系统的对接,按照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实现分层级授权业务办理,以公民身份证号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申请人信息关联,在申报时自动检索并填写申报人基本信息、申请材料信息等,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复用与在线核验。

3.服务评价系统。为公众提供政务服务评价渠道,通过处理分析公众对每一次服务的评价,促进政务服务优化流程、提质增效。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服务评价体系。

4.多渠道服务系统。为公众提供多种政务服务申请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

——微信入口。具备身份认证登录、办事指南查询、信息接入、信息查询、网上预约、简单事项申请办理、结果跟进等

- 22 -

相关的功能。

——移动客户端。提供苹果IOS版和安卓版,在微信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更便捷的全程办理相关功能。提供定位、即时交流等更贴近用户使用场景的服务。

(二)全省统一政务服务管理平台。

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和全省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的行政职权目录管理系统、电子监察平台以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电子监察等基础功能,拓展并联审批、事中事后监管等功能,与四川省政务服务网数据对接和双向交互,与全省通用政务服务办理平台、部门业务办理系统等各类系统信息共享和双向交互。

全省统一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是各级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开展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的平台,是统一管理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监督考核政务服务部门办理情况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和政务服务业务办理提供服务支撑,通过对接政务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基础信息、证照信息的共享。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系统、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电子监察系统、政务服务中心通用管理系统、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系统等。

1.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依托已发布的权力目录清单

- 23 -

和实施清单,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库及管理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统一动态管理,为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电子监察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政务服务事项库是基础资源信息库,是实现行政权力网上规范运行和有效监督的依据,也是实现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基础。政务服务事项库涵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奖励、行政检查、其他行政权力共10类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牵头管理部门对政务服务事项新增、变更、取消等过程的规范和动态管理,以及对各业务系统事项库的同源管理。

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是政务服务办理、政务服务监督考核管理的基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具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和事项动态更新管理功能,记录政务服务事项的应用情况,提供政务服务事项变化追踪、自动检查校验、汇总统计、比对分析等服务。政务服务事项库管理主要包括目录清单管理、实施清单管理、清单发布管理、服务指南管理、申报材料清单管理、办理流程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2.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系统。

——网上综合受理系统。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集成申请表单、电子文书、证照验证等信息,公众无须前往窗口提交纸质材料,即可通过网上提交政务服务申请,政务服

- 24 -

务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可完成职权范围内的政务服务受理工作,实现全程无纸化受理,达到“受理不见面”的目标。

——现场综合受理系统。引入“云、管、端”建设模式,建立“政务云部署+统一管理+富客户端”技术支撑架构,实现全省政务大厅政务服务现场“一窗式”统一受理,以及为工作人员提供符合各自工作需求的业务办理功能,包括预审、预约、排号、受理、收费、打证、评价等环节的运行和管理。对接实体政务大厅各类智能化设备(如叫号系统、身份证读卡器、自助服务终端等),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体化办理。办理流程如图6-1所示。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