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9. 小红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

(1)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最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4)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5)排除故障后,小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多次进行了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内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6)小红在实验中进行了多次测量。其测量目的是______(选填下面的字母)。 A.求出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功率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小误差。 B.找出灯泡的亮度与灯泡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

第9页,共22页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A

解析:解:

A、根据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可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源是短时间内不能再次产生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

BCD、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产生或可以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故BCD不合题意。 故选:A。

解答本题要清楚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要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重点记住化石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2.答案:B

解析:解:正常情况下,

A、石墨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铜和大地都是导体。故B符合题意;

C、橡胶和玻璃都是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陶瓷是绝缘体,铜是导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各种金属、酸碱盐溶液、石墨、人体、大地等;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橡胶、陶瓷、空气、蒸馏水等。 记忆一些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遇到这类题型才能得心应手。 3.答案:D

解析:解:当气温骤降时,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 故选:D。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4.答案:C

解析:解:A、调节手机音量是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响度。故A正确;

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故B正确;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但声音传播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铃声提醒同学们下课时间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C。

(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第10页,共22页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及应用,是声现象基本规律的考查,难度不大。 5.答案:D

解析:解:

A.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项A不合题意;

B.铅笔在水中“折断”,是铅笔反射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看到的水下的铅笔是虚像,比实际位置浅,看起来向上'折断“,此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选项C不合题意。

D.投到车身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例如:海市蜃楼、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雨后彩虹等。

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哪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积累分类。 6.答案:A

解析:解: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该龙舟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岸边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

C、运动员桨奋力向后划浆,给了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也受到水向前的作用力,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龙舟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到达终点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不能马上停下来。故D正确。 故选:A。

(1)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此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此题难度适中,适合学生训练。 7.答案:B

解析:解: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了指南针指向“常微信东,不全南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指出地磁偏角的科学家。 故选:B。

根据历史上对地磁场的记载及物理常识解答此题。

物理学史也是物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题型,要求学生熟记著名科学家的贡献。 8.答案:C

解析:解: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故A正确;

B、墨水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第11页,共22页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同时固体也难以被拉伸,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

D、桂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C。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要注意将分子的运动、分子的间隙、分子间的作用力与一些宏观现象的区分。 9.答案:A

解析:解:

AB、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正确、B错;

CD、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CD错。 故选:A。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属于基础题目。 10.答案:D

解析:解:在两张纸的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 A、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当挤压“吸盘”时,排出里面的空气,大气压将脚掌压在墙壁上,使壁虎在墙壁上爬行,是利用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利用的是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利用的是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

D、有大风时,屋顶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内压强不变,在屋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把茅草屋顶掀翻,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据此结合选项中的描述逐一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平时要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1.答案:C

解析:解:A、搬而未起,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A不合题意;

B、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有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B不合题意; C、将木箱推到斜面顶端,施加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对木箱做了功。故C符合题意;

D、举着杠铃静止不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

第12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