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与调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海洋科学与调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大陆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降水量地。因而南极也被称为地球的冷极和干极。

99.知识点:地球上有南北两个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分别位于北纬和南纬30-60度。

100.知识点:在北冰洋的大陆架地区,沉积层分布广、厚,有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探明储量最多的是波弗特海大陆架,勘探活动开展最活跃的是加拿大北极群岛附近海域。

101.知识点:加拿大群岛是位于北美大陆以北和格林兰岛以西的众多岛屿的总称,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巴芬岛,它是世界第五大岛,约有近51万平方千米。 102.知识点:南极大陆的95%以上被冰川覆盖,平均厚度约2000米。

103.知识点:“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于1990年正式成立。我国于1996年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的第16个成员国。

104.知识点:中国在1986年6月举行的第十九届会议上被接纳为正式成员,参加了第十九届以后的各届会议。

105.知识点:位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是南大洋南北最窄的地方,但它却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

106.知识点:虽然全球变暖成为不争的事实,单男及海冰却没有像北极海冰那样显著减少。卫星遥感资料显示,1979-2007年之间南极海冰显示略微增加的长期变化趋势。

107.知识点:由于北极有多年存在的海冰,可以建立长期的观测站。1937年,前苏联正式建立了第一个专门用于科学考察的浮冰漂流站—“北极一号”站。

108.知识点:1991年8个北极地区国家正式签署了一项叫做《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共同文件,该《战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却标志着北极环境保护问题进入了国际合作的新时期。

109.知识点:冰架是陆地冰川流入海洋的部分,冰架仅分布在南极、格林兰和加拿大沿岸,其中尤以南极冰架的规模最大,从而成为南极特有的景观。南极大陆约44%的海岸连接有冰架,总面积达154万平方千米。

110.知识点:1958年冬天,美国破冰船“东方”号在格林兰以西发现的冰山高出海面167米,是至今发现的最高的冰山。

111.知识点: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被誉为地球风都。位于南极大陆的德雷克海峡风速经常会达到9~10级。

112.知识点:北冰洋全年气温较低,冬半年北冰洋大部分海域的平均气温为-20℃~-40℃。只有挪威海和巴伦支海,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基友冰岛抵押附近东进的温带气旋的影响,平均气温可达0℃~3℃。

113.知识点:南极大陆冰有多种存在形式,主要的存在形式有冰盖、冰架、冰山和冰川等。

114.知识点:北极作为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近30年来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海冰冰情的下降、海冰冰层变薄,海水温度增高等。这些变化对全球气候及北极生态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15.知识点:南极洲至今没有常住居民,只有大大小小的科学考察站,成为人类留在南极的唯一永久性建筑。其中麦克莫多站是所有南极考察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116.知识点:“东北航线”是指从大西洋的北海经俄罗斯北极沿岸和白令海峡到达亚洲的海上航线,这一航线大部分处于北极圈内。1878年,由芬兰科学家阿道夫·伊雷克率领船队打通了“东北航线”。

117.知识点:“西北航线”是世界上最险峻的航线之一,从哥伦布开始,无数探险家前仆后继的尝试打通这条航线,很多人如巴伦支、白令、富兰克林邓都葬身那片冰冷海域。

118.知识点:巴伦支是第一个到达新地岛东面去的欧洲人,也是创造当时西欧航

海家达到北冰洋最北纪录的人。

119.知识点:新奥尔松位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哈南,朗伊尔西北向约114千米。由于这里建站和科考环境好,后勤公共服务完善,新奥尔松逐步发展为北极的国际科学城。

120.知识点:1983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批准中国加入《南极条约》组织。

121.知识点:“中山站“建于1989年2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的普里兹湾畔,站区平均海拔高度11米。

122.知识点:“昆仑站“是中国的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于2009年1月27日落成,2月2日正式开站。

123.知识点:“极地“号是1971年芬兰建造的一艘具有1A级抗冰能力的货船。中国与1985年购进并改装成南极科学考察运输船。

124.知识点:自1984年以来,我国共有5艘船到过南极海域。其中的“向阳红10”号、“J121”和“海洋4”号是没有抗冰能力的普通船。而“极地”号和“雪龙”号具有抗冰能力。

125.知识点:白令海南部为太平洋,北边则连接楚科奇海。太平洋水经由白令海峡可以进入楚科奇海。

126.知识点:1957年第三个国际极地年以地球物理为主,故又称为国际地球物理年(IGY)。

127.知识点:国际极地年是一项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活动,由国际科学理

事会和世界气象组织主办,约五十年举办一次,第一次举办于1882年,最近一次于2007年举办,合共举办了四次。

128.知识点:2007年11月,北极理事会高官会在挪威纳尔维克召开,中国第一次作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参加会议。

129.知识点:1991年8个北极地区国家正式签署了一项叫做《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共同文件,该《战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却标志着北极环境保护问题进入了国际合作的新时期。

130.知识点:从地图上很容易发现,位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是南大洋南北最窄的地方,其对于南大洋而言是狭窄的瓶颈。

131.知识点:在北冰洋的大陆架地区,沉积层分布广、厚,有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探明储量最多的是波弗特海大陆架,勘探活动开展最活跃的是加拿大北极群岛附近海域。

132.知识点:北极的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内陆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介于100~250毫米之间,格林兰海域可达每年500毫米。

133.知识点:南极和北极同为高纬度地区,但俩地的气温相差很大南极的平均气温要比北极低20℃左右。

134.知识点:南极的深层水随着南极绕极流而环绕南极流动,常被称为绕极深层水(CDW),他是南大洋体积最大的水团。

135.知识点: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及丹麦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斯瓦尔巴条约》,也叫做《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是迄今为止在北极地区唯一的具有足够国际色彩的政府间条约。

136.知识点:中国在2002年7月承办了第27借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

137.知识点: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芬兰等33个国家参加了《斯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