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AD3时,国民收入Y增加,价格水平P上升;总需求减少,即总需求曲线由AD2向左方向移动为AD1时,国民收入Y减少,价格水平P下降。表明在短期总供给曲线倾斜部分,总需求

变动影响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在SAS垂直段,总需求增加,即总需求曲线由AD5向右方向移动为AD6时,国民收入Y不变,价格水平P上升;总需求减少,即总需求曲线由AD5向左方向移动为AD4时,国民收入Y也不变,价格水平P下降。表明在短期总供给曲线垂部分,总需求变动不影响国民收入,只影响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

图9-2

(2)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如图9-3所示。 图中表明,长期总供给曲线LAS是一条垂直线,因此,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如下:总需求增加,即总需求曲线由AD2向右方向移动为AD3时,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P上升;总需求减少,即总需求曲线由AD2向左方向移动为AD1时,国民收入Y不变,价格水平P下降。表明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不影响国民收入,只影响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这是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应用的作图分析)

图9-3

7.试论述古典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之间的区别。 答:(1)图形形状差别:古典模型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凯恩斯模型的是一条水平线,完整的为反L形。

(2)表示时期不同:古典模型的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长期总供给曲线,而凯恩斯模型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的表示的是短期总供给曲线。

(3)理论基础不同: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毫无摩擦,总能维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既然在劳动力市场、在工资的灵活调整下充分就业的状态总能维持,那么,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时候的产量即潜在产量相对应,所以总供给曲线总是垂直的。而凯恩斯主义则假设工资刚性,并且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充分就业和达到潜在产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的变化会带来劳动力供给的变化,所以总供给曲线不会在充分就业时总保持垂直的状态,而应该是水平的或至少保持正斜率。

(4)蕴涵的政策效果不同:在古典模型中,除非总供给曲线发生变动,否则财政和货币政策只会带来价格上涨,没有任何效果。凯恩斯模型则相反,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产出水平。

8.世界原油价格上升对一个原油进口量很大的国家会产生什么影响?若想保持失业率或物价水平不变,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答:世界原油价格上涨给原油进口量很大的国家带来的不利的供给冲击,使该国家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上升,导致物价水平与失业率升高,经济衰退,如图9-4所示。

图9-4

若要保持失业率不变,即产出回到潜在产出水平,则应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总需求增加,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是这种政策的代价是永久性的更高价格水平。

9.从投资的角度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用图形说明物价水平的变动如何引起总需求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增加如何引起总需求水平的变动?

答:(1)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即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一点可以用利率效应来解释。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其传导机制为: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总需求。当价格上升,则实际货币余额减少,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下降。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物价水平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用同一条总需求曲线上的上下移动来表示,即物价上升(从P2上升到P),引起沿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b点到a点),总需求1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减少(从Y2减少到Y1);物价下降(从P下降到P2),引起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1动(从a点到b点),总需求增加(从Y1增加到Y2)。如图9-5所示。 (3)当物价不变而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变动时,总需求曲线平行移动。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总需求增加表现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即从AD1移动到AD2。

图9-5

10.假定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5%,试问: (1)总需求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动?

(2)短期和长期中产出与物价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动?

(3)根据奥肯定律,短期和长期中失业会发生什么变动?(提示:奥肯定理讨论的产出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4)短期和长期中实际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动?(提示:用实际利率模型来说明当产出变动时,实际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1)如果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那么,如图9-6所示,总需求曲线将向下移动。这个结论是基于数量方程式MV?PY,它说明了M的减少将会导致名义产出PY等比例的减少(假定货币流通速度V不变)。对于任意给定的价格水平P,产出水平Y将会下降,同样在给定任意产出水平Y时,价格水平也将会下降。

图9-6 货币供给减少的影响

(2)用百分比变化来表达数量方程式,即:

M的百分比变动+V的百分比变动=P的百分比变动+Y的百分比变动 如果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即货币数量的百分比变动等于零,则有:

M的百分比变动=P的百分比变动+Y的百分比变动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在短期内价格水平是固定的,这意味着物价的百分比变动也等于零,从而有:

M的百分比变动=Y的百分比变动

根据上述等式,可以得出:在短期内,货币供给减少5%将会导致产出也下降5%。 在长期内,价格是有弹性的,最终经济将会使产出回到自然率水平。这意味着在长期内,产量的百分比变动也为零。则:

M的百分比变动=P的百分比变动

由上述等式得出结论:在长期内货币供给减少5%将会导致价格水平也下降5%,图9-7显示了这一结论。

图9-7 短期和长期中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3)奥肯定律指存在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的数量关系。用方程来表示就是:

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3%?2?失业率的百分比变动?

也就是说,产出将会以2∶1的斜率与失业成反向运动。在短期内,当Y下降时,失业率将会增加;在长期内,产出和失业率都将回到它们的自然率水平。因此,在长期内失业率并不会发生改变。

(4)由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得:储蓄S?Y?C?G。因此,当Y下降时,S也将会下降。图9-8表明这将会引起实际利率的上升。当Y回到原来的均衡水平时,实际利率也将会回到原来的均衡水平。

图9-8 短期和长期中实际利率的变动

四、计算题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