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D、碳酸钠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碱盐的鉴别方法、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分)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容液,同时产生4.4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分析】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氯化铁,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可求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然后推测其他的成分。

【解答】解: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氯化铁, 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有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x 4.4g

解得:x=10.6g

Na2CO3固体样品不纯,根据近似平均值法,其中混有的杂质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比碳酸钠强,另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比碳酸钠弱,可以通过比较碳酸根的含量来进行确定,在碳酸钠中,含碳酸根为

×100%=56.6%,在碳酸钾中,含碳酸根为

×

100%=43.5%,在碳酸钙中,含碳酸根为 ×100%=60%,说明碳酸钾中含碳酸根量

比碳酸钠低,碳酸钙含碳酸根量比碳酸钠中高,氯化钠中无碳酸根,因此杂质中一定含CaCO3,可能含K2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来判断混合物的组成问题,完成此

第9页(共18页)

题,可以依据近似平均值法。

6.(2分)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向一定质量AgNO3和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时间 粉末中加入稀盐酸 Cu(NO3)2的混合溶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Zn粉 A.A

B.B

C.C

D.D

液 【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 B、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C、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并通过各反应的关系进行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质量分数将会变小,故错误。

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反应时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氧化铁质量之和,当反应停止后,溶液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故正确;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Cu>Ag,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NO3)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析出固体的质量大于加入新的质量; Zn+Cu(NO3)2=Zn(NO3)2+Cu

第10页(共18页)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析出固体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的质量,当反应停止后不再有固体析出,但是反应开始前没有固体析出,曲线应从0开始,故错误;

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所以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氧气会不断增加,故错误; 故选:B。

【点评】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的每空1分,共2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7.(8分)(1)用化学式填空:石墨 C ;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Ca(OH)2 。 (2)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同时产生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2H4+2H2O2=N2↑+4H2O 。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C和D.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 ②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 14:3 。

(4)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M,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金属N,观察到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注:反应中都生成十2价的硫酸盐)。则:

①M、N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M N 。 ②M、N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 M 。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2)根据肼(N2H4)和过氧化氢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11页(共18页)

(3)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4)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分析判断。

【解答】解:(1)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是:C;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化学式是:Ca(OH)2。

(2)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同时产生一种气态单质和一种常见的液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单质是氮气,液体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H4+2H2O2=N2↑+4H2O。

(3)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H2O

CO+3H2。

①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②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28:(2×3)=14:3。

(1)由题意可知,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在反应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左边放出氢气的速率快,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多,左边的金属比右边的金属活泼;由此可知,M与酸反应比N剧烈,金属M活动性比N的活动性强; (2)题意可知,从反应开始至结束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边,说明到反应结束时右边产生气体较少,左边生成的氢气多,即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N产生氢气的量小于M,根据放出氢气的质量=

×金属质量,金属的质量相等、化合价也相同,

则产生氢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等质量金属完全反应N产生氢气的量小于M,所以金属N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

(3)故答为:(1)C;Ca(OH)2;(2)N2H4+2H2O2=N2↑+4H2O;(3)①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②14:3;(4)①M N;②N M。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加强化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解答本类题。

8.(5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第12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