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72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72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三节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景创设,使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运用对称轴的性质。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一.探索练习

把自己用笔尖扎出“14”这个数字,将纸打开后铺平。 (1)图中的两个“14”有什么关系?

(2)在扎字中找出两组对应点,并连接,你连接的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3)在扎字中找出两组对应线段,对应线段是什么关系? (4)在扎字中找出两组对应角,对应角是什么关系?

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 一.结论

轴对称的性质:(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巩固练习:

1.对下列的对称轴图形找出一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

2.用一个圆、一个正三角形、一条线段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要表达的含义。 Ⅲ.做一做 P230 随堂练习 Ⅳ.课时小结

要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它。

Ⅴ.课后作业

P231 习题7.4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的性质:(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VI.教学后记

第四节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按要求把所给出的图形补成以某直线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能依据图形的轴对称关系设计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要画出点A关于L的轴对称点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掌握有关轴对称图形画图的操作技能,并能利用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来设计轴对称图形。

难点:掌握有关画图的技能及设计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

2.轴对称的三个重要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

一.探索练习: 1.提出问题:

如图: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 你能画出这个图案的另一半吗?

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难点的想法。 2.分析问题:

分析图案:这个图案是由重要六个点构成的,要将这个图案的另一半画出来,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只要画出这个图案中六个点的对应点即可

问题转化成:已知对称轴和一个点A,要画出点A关于L的对应点A,可采用如下方法: 二.巩固练习:

1.如图,直线L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A

'2.试画出与线段AB关于直线L的线段AB

3.如图,已知?ABC直线MN,画出以MN为对称轴?ABC的轴对称图形?ABC

Ⅲ.做一做P234 随堂练习

Ⅳ.课时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如何画出它的对应点,以及如何补全图形,并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知道如何设计轴对称图形。

Ⅴ.课后作业P235 习题7.5全优测控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VI.教学后记

'''

第五节 镜子改变了什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实际生活的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并欣赏镜面对称;发展空间观念。难点:镜面对称的学习。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P237 课本彩图

观察镜子中的物体,回答下面的问题:

i. 客厅中的餐桌在小明的什么方向? ii. 小明举起的是哪只手? iii. 哪些数字在镜子中的像与原来的数字完全一样?说说你的理由。 iv. 将纸条在桌面上旋转90度,哪些数字在镜子中的像与原来的数字完全一样?如果小明举起纸

条正对镜面呢?

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 一.探索活动:

实际上,在物体和镜子中的像之间有一条对称轴,要找物体的象,就是要画出物体的轴对称图形。 二.练习:

1.哪个在镜子中的像跟原来的一样?(直线表示进镜子,垂直放置在纸条前)

口 木 E 目 人 晶

2.猜一猜: (一些写有字的卡片平放在镜子前面,其镜子中的像如下,你能猜出镜子前面卡片上写的什么吗?其中直线表示镜子垂直放置在纸条前)

可以先让学生实践照一照,再观察得到的结果,跟着下来就先让学生猜想结果,动手画出猜想的结果,再用镜子照一照,看自己的想法跟答案对不对得上,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探索活动:

课本的做一做中的图形,问:

(1)小冬上衣上的数字是什么?小亮上衣上的 字母又是什么?

(2)一个汽车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你能确定该车的牌照号码吗? 结论:镜子再与物体平行的时候,镜子只改变物体的左右而不改变上下或大小。

Ⅲ.做一做

1.象照镜子一样,想象英文字母在镜子里的像会是什么样的。把它们画出来。这里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小组比赛或接力赛都是比较好的。

2.猜时间,给出镜子中看到的时钟的像,问实际上的时间。

Ⅳ.课时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2) 镜子和我们学习的轴对称有什么关系? Ⅴ.课后作业P240 习题7.6全优测控 〖板书设计:〗 第五节 镜子改变了什么 一.探索活动: 二.练习: 三.探索活动: VI.教学后记

第六节 镶边与剪纸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发展空间观念; 2.欣赏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

难点:欣赏剪纸与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下面的图案是用剪刀剪出来的,漂亮吗?你能剪出这样的图案吗?

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 一.探索:

取一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将它每3厘米一段,一反一正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并在折叠好的纸上画出字母E。用小刀把画出的字母E挖去,拉开“手风琴”,你就可以得到一条以字母E为图案的花边。

(1)在你所得的花边中,相邻两个图案有什么关系?相间的两个图案又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2)如果以相邻两个图案为一组,每个图案之间有什么关系?三个图案为一组呢?为什么? (3)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先把纸条纵向对折,再折成“手风琴”,然后继续上面的步骤,此时会得到怎样的花边?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先猜一猜?再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请你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在上面画出以下图形,然后将其轮廓剪下来展开,看看它是什么图形?你能仿此方法剪出一个蜻蜓或其他的图案吗?

Ⅲ.做一做P244 读一读 Ⅳ.课时小结

在制作剪纸和镶边的过程中,理解轴对称及其性质,通过欣赏剪纸与镶边中的一些图案,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Ⅴ.课后作业P244 习题7.7全优测控 〖板书设计:〗 第六节 镶边与剪纸 一.探索: 二.巩固练习: VI.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