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设计农大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110kV变电站设计农大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可恢复供电这样只是部分短时停电而不必短期停电仍是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 (3)双母线带旁路母线的接线

为了不停电检修出线断路器,双母线可以带旁路母线。用旁路断路器替代检修中的回路断路器工作使该回路不致停电。这种接线运行操作方便不影响双母线正常运行,但多装了一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增加了投资和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然而这对于接于旁路母线的线路回数较多并且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需要的场合是十分必要的。

2.2.2无母线型的电气主接线

无母线型的电气主接线在电源与引出线之间或接线中各元件之间没有母线连接。常用 的有桥型接线、多角形接线和单元接线。

3主变压器的选择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用来向电力系统或用户输送功率的变压器称为主变压器。

3.1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3.1.1 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1)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所在中、低压侧已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所以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为宜。

(2)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所或大型工业专用变电所在设计时应考虑装设三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

(3)对于规划只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以便负荷发展时更换变压器的容量。

3.1.2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原则

(1)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并适当考虑到远期10、20年的负荷发展。对于城郊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2)根据变电所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所,应考虑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对一般性变电所,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能保证全部负荷的70%到80%。 (3)

3.2.2绕组数量和连接方式的选择

在具有三种电压等级的变电所中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上或低压侧虽无负荷但在变电所内需要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主变压器一般选用三绕组变压器。

4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

正确选择电气设备是电气主接线和配电装置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进行电器选择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积极而稳妥地采用新技术,并节省投资,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尽管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的作用和工作条件并不一样,具体选择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对它们的基本要求确是一致的。电气设备要可靠地工作,必须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来校验动、热稳定性。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 (2) (3) (4) (5) (6)

(7)选用新产品均应具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并经正式鉴定合格。技术条件选择的高压电器,应能在长期工作条件下和发生过电压、过电流的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同时所选择导线和电气设备应按短路条件下进行动、热稳定校验。

4.1导体的选择与校验

母线一般按母线材料、类型和布置方式,导体截面、电晕、热稳定动稳定、共振频率等项进行选择与校验。母线一般为硬母线,而架空线则是软导线。常用的硬母线截面有矩形、槽型和管型。

4.1.1单片矩形导体特性

单片矩形导体具有集肤效应系数小、散热条件好、安装简单、连接方便等优点,一般用于工作电流小于2000A的回路中。矩形母线为了增加散热面积,将矩形的厚和高的差距加大在相同截面情况下,散热面积增大,但同时应兼顾机械强度和集肤效应的影响通常厚与高的比例取1∕5-1/12。为避免集肤效应系数过大,单条矩形截面积最大不超过21250mm。当工作电流超过最大截面单条母线允许电流时,可将几条矩形母线并列使用,但是由于邻近效应和散热的影响。多条母线并列的运行载流量并不成比例增加。故一般避免采用4条以上矩形母线并列。矩形母线常用于35KV4000A及以下的配电装置中。

4.1.2槽形特性

槽形母线机械强度好,载流量较大、散热条件好、集肤效应系数小、安装也比较方便,在回路持续电流为4000-8000A时,一般用双槽形导体大于上述电流值时由于会引起钢件结构严重发热,故不推荐使用。

4.1.3管形母线特性

管形母线集肤效应系数小,机械强度高,管内可通水和通风冷却,因此可用在8000A以上的大电流母线。户外配电装置使用管形导体,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明、布置清晰等优点。另外由于圆形表面光滑、电晕放电电压高因此可用于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中。

4.2互感器在主接线中的配置

4.2.1电感

(1)母线。除旁路母线外,一般工作及备用母线都装有一组电压互感器,用于同步、测量仪

(2)线路。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当对端有电源时,为了监视线路有无电压、进行同步和设

(3)变压器。变压器低压侧有时为了满足同期和继电保护的要求,设有一组电压互感器。

4.2.2电感器的配置:

(1)为了满足测量和保护配置的需要,在变压器、出线、母线分段及母联断路器、旁路断路器等回路中均设有电流互感器。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一般按三相配置对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依具体情况按二相或三相配置。

(2)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装设地点应按尽量消除主保护装置的死区来设置。如有两组断路器应尽可能设在断路器两侧,使断路器处于交叉保护范围之中。

(3)电流互感器通常布置断路器的出线或变压器侧即尽可能不在紧靠母线侧装设电流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