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新教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新教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2. 3. 4. 全班交流,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 1.植树造林 2.进行环保宣传 3.退耕还林 4.修筑梯田 教师出示一些保护土壤的建议: 加强对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利用,防止向土壤任意排放含各种污染物物质的废物。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要经过无害化处理之后,再排放。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土壤对于动动植物和人类有非常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要多植树,保护土壤,少破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总之一句话,保护土壤,人人有责,只有我们全社会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将保护土壤落到实处,才能使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美好。

7、保护土壤 板 书 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 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设 计 保护土壤,从我们做起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8、认识固体 教案教学设计

课 题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8、认识固体 执教者 日期 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认识固体的基本性质,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教学目标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知道不同的固体,有不同的测量方法。 3.辨认固体的形状、大小变化后的情况,知道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教学重点 体的特性不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固体的性质,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改变。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固体,水、牛奶、食用油等液体。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周围的物体,看看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初步认识固体和液体。 教 学 过 程 课前准备: 教师在每小组实验桌上摆放好实验器材,在教室的窗台等部位摆放矿泉水、食用油、牛奶等液体。 一、导入新课 出示单元小诗: 固体大小有形状,或圆或方有质量。 外力作用会变样,质量不变莫慌张。 液体可就不一样,日常都要容器装。 摇一摇,晃一晃,想变啥样就啥样。 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初步了解小诗的内容。 全班交流: 旁 注 多媒体课件,面粉、盐、沙子、玩偶、玉米粉、积木、粉笔、蜡烛、纸张等认识固体的性质,知道固体的形状或大小,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改变,但固

这首小诗写了哪些东西?(固体和液体) 固体和液体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再读古诗,进一步体会固体和液体的特点。 教师引导:固体和液体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个单元我们就来研究固体和液体。 板书课题: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固体。 板书课题:8、认识固体 二、辨别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 教师引导:大家先来看一看我们教室里哪些东西是固体?哪些是液体? 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并把这些物体分为固体和液体。 固体:黑板、墙壁、玻璃、窗户、课桌、凳子、讲台、电脑、实验桌上的玻璃器皿等等都是固体。 液体:矿泉水瓶中装的矿泉水、牛奶、食用油等等。 教师引导:刚刚大家分的都很准确,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这些也是固体吗? 投影出示纱巾、面粉、食盐等等物体,引导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不是固体?为什么? 教师相机出示显微镜下的食盐晶体,引导学生认识到食盐颗粒虽然比较细小,但是它仍然有一定的形状,因此属于固体。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因此,无论是纱巾、面粉,还是食盐,他们都属于固体。要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固体,不能只从大小,形状上判断。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是固体,进一步加深对固体的认识。 引导学生填写好活动记录单。 三、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 教师引导:固体都具有固定的形状,不过,每一样物体的形状都不一样,那么我们怎样来比较他们的大小呢?接下来,请大家试着比较下面三组固体的体积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