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回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斜井井筒维护费用高

(3)斜井提升速度小、能力低、钢绳磨损大、提升费用较大 (4)井筒中管线长

(5)斜井井筒风路长、断面较小、通风阻力较大 (6)斜井井筒通过流沙层困难 斜井开拓方式的适用条件:

煤层埋藏不深、表土层不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斜井井筒不需要特殊施工法的缓斜和倾斜煤层。

三、立井开拓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立井开拓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与斜井开拓方式是相反的。

第五节 综合开拓

综合开拓方式的类型很多,如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图17-10)、主平硐—副立井综合开拓(图17-11)、前期平硐后期立井综合开拓(图17-12)等。以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为例介绍综合开拓方式的特点。

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的优越性:

(1)主斜井井筒掘进技术和施工设备简单,掘进速度快;

(2)副立井断面大,通风阻力小,通风能力强,辅助提升能力强,管线用量少;

(3)主斜井延伸方式简单、方便,对生产干扰少;

(4)主斜井强力胶带输送机生产能力大,其应用扩大了斜井应用的范围。 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存在的缺陷: (1)主斜井比立井长的多; (2)主斜井井筒维护费用高; (3)主斜井井筒通过流沙层困难;

(4)主斜井、副立井井口若在一起,则井底位置分散,不便于联系;主斜井、副立井井底若在一起,则井口位置分散,需建两个工业广场留两个保护煤柱,煤柱损失大。

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的适用条件:

大型或特大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主斜井井筒不需要特殊施工法的缓斜和倾斜煤层。

第六节 多井筒分区式开拓

本节需了解多井筒分区式开拓方式的特点(图17-13)。 四、教学过程及方法(用小四号黑体)

如:1、一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系统和结构,其关键知识点、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

标。

2、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如板书、教具、多媒体、模型等的使用。 3、对重点和难点部分具有特色的教授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启发方法、点拨关

键等。

4、举例的特点作用与教授内容的配合。 5、每一个知识点的学时分配。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五、作业布置及参考资料(用小四号黑体)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六、教学后记(用小四号黑体,课后再写,对意外发现、点滴收获以及个别疏漏而及时补

充的方法等内容进行总结,以便下一次改进)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第十八章 井田开拓巷道布置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开采水平的划分,上下山开采、辅助水平的应用,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井筒位置的确定,矿井通风方式的确定,能够根据具体条件选择确定合理的矿井开采水平、辅助水平、开采水平大巷、井筒位置与矿井通风方式。

本章重点: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井筒位置的确定,矿井通风方式的确定 本章难点:开采水平的划分、辅助水平的应用

授课内容:开采水平的划分,上下山开采、辅助水平的应用,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井筒位置的确定,矿井通风方式类型与适用条件。

第一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

一、开采水平的合理垂高

1、应具有合理的阶段斜长:考虑运煤、辅助运输、行人条件 2、应具有合理的区段数目:倾斜≥3—5,倾、急倾≥2—3 3、应有利于采区的正常接替 时间,工程量 4、要保证开采水平合理服务年限及储量

延伸一个新水平3—5a,过度期2—3a,故水平接替时间5—8a

Ts= Zs/(.A·K)

5、经济上有利

提出方案,技经比较,表18-1 矿井阶段(水平)垂高。 二、下山开采的应用

1、上下山开采的比较(图18-1)

上山开采时,煤向下运输容易、费用低,但是有折返运输,井下涌水可以自流,通风路线短、漏风小;

下山开采时,煤向上运输较难、费用高,但是没有折返运输,井下涌水需要用水泵排到大巷,通风路线长、漏风大。

下山开采主要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原有开采水平的井巷设施,节约开拓工程量和基建投资,延长水平服务年限,缓和接替关系。

2、下山开采的应用条件

倾角小于16的缓斜煤层,瓦斯及水的涌出量不大;井田深部受到自然条件限制,储量不多的局部地区;多水平开采时,为了缓和接替关系而临时采用。 三、辅助水平的应用条件

阶段斜长局部过大的地区(图18-2);多水平上下山开采时,临时采用解决上水平下山开采辅助运输及排水问题(图18-3);近水平煤层主采煤层之外的煤层,可以设置辅助水平。

第二节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

一、对大巷布置的要求

大巷的运输方式和设备:矿车或胶带机(表18-1)。

大巷的断面和支护:大巷的断面应满足运输、通风、行人、管线敷设要求;支护采用锚喷或砌碹。

大巷的方向和坡度:矿车运输要求平,胶带机运输要求直或分段取直;一般流水坡度。

二、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方式

分煤层大巷和主要石门(溜井)联系的布置(图18-4、18-5) 集中大巷和采区石门联系的布置(图18-6) 分组集中大巷和主要石门联系的布置(图18-7)

主要根据煤层间距或煤层组间距来选择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方式(图18-8)。 三、运输大巷位置的选择确定

煤层大巷、岩石大巷(图18-9)

四、回风大巷的布置

与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要求相同,但是可以根据不同标高分段布置。 1. 设计在阶段上部,岩石或煤层 2. 设在防水煤柱内。 3. 标高一致。

4. 近水平煤层,条带开采时(或盘区时)与大巷并列布置。 分采区通风时,不设回风大巷。

第三节 井筒位置的确定

一、对井下开采合理的井筒位置

井筒一般设在沿井田走向的中央

井筒沿井田倾斜方向的位置(图18-10、18-11) 二、对井筒掘进与维护有利的井筒位置

井筒掘进通过的岩层及表土应具有较好的水文、围岩地质条件,尽量不通过流沙层。 三、便于地面布置工业广场的井筒位置

工业广场场地足够,具有较好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便于供电与运输,井筒位置高于最高洪水位,平整工业场地工程量小等。 四、风井布置与矿井通风方式

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图18-12)

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中央分列式)(图18-13) 对角式通风方式(图18-14) 分采区式通风方式(图18-15) 分区域式通风方式(图17-13) 四、教学过程及方法(用小四号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