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府谷县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较快发展。2003年底,全镇社会总产值10.8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0.72亿元,农业总产值1300万元,国地两税收入36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

5.3 城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抓住城市建设不放松,认真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以规划指导城市建设,以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以管理规范城市秩序,以服务赢得市民信赖,使全县的城建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2001年以来,全县进一步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以河滨大道为主的县城各大街小巷改造建设工程共完成投资9000多万元。河滨大道分三年建设:第一段黄河大桥至黄河二桥段2003年建成通车,第二段交通大厦至旧火电厂段于去年11月建成通车,第三段旧火电厂至华龙大桥,这一段工程今年5月16日动土,仅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这条高标准的道路是在原二级公路的基础上拓宽建设的,全长5.8公里,宽40米,工程总投资8000多万元。河滨大道的建成通车,标志着FG县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全县交通拥堵的粉尘污染问题成为历史。

2004年以来,FG县在小街小巷的改造上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2004年投资169.8万元对人大东巷、县医院巷进行了改造,建设了步行西街、氮肥厂道路等;2005年又先后投资60多万元对人民路3000多平方米进行了路面改造;投资了120万元对天化路9000多平方米进行改造;投资45万元对新尧渠道路进行了改造,改造面积2940平方米;投资28.4万元硬化改造了长168米,宽7.7米的宇华景巷路面和排洪渠道;投资31.8万元治理了海巴峁梁居民区的道路和环境;投资38万元硬化了全长600米的县城至看守所的道路;投资12万元改造了全长120米的新建路下巷。几年来,新铺筑砼路30万平方米、铺砌彩砖人行道9.3万平方米、铺供水管道14公里、通讯电力地下管沟28公里、新建地下排污管渠25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500平方米。

城区大街小巷的硬化改造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出行方便,而且从根本上提高了城市品位,完善了城市功能。五年前,FG县城区的小街小巷虽然经过治理,但与FG县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相比显得相当滞后,五年来街道工程的改造一直是城建事业的系统工程,保持了它的长期性和

连续性。

5.4 交通运输

FG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交通条件有了新的改善,逐步形成了以府店路为主干线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到2005年底全县行政村的公路通车率达到100%,地方公路养护完成好路里程166.5公里,年平均好路率达到60%。

运输能力有了新的提高。2005年完成货运量259.68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5.97亿吨公里;全县完成客运量51万人次,比去年增长69.4%,客运周转量357万人公里。

5.5 卫生

近年来,FG县卫生系统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技术有了新的提高。截止2005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个,住院床位数534张,医疗技术人员852人(其中:执业医师271名、助理医师100名、注册护士151名),全县每万人拥有病床29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0名。全县共有村卫生室285个,覆盖率为86%,有乡村医生342人。 6 编制目标、依据及生态建设的意义

6.1 编制目标

⑴ 编制出煤矿塌陷区合理而又科学的生态恢复方案。促进矿区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生物群落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⑵ 根据矿山今后的开采开作计划,制定塌陷区合理的综合利用方案,以保证区域内的资源利用过程与自然生态过程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⑶ 方案的编制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合理,并能够成为今后矿山复垦以及各种灾害和环境治理的依据及其顺利进行的保证。

⑷ 方案的编制要兼顾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尤其做到既要减轻企业负担又要满足农民、政府、社会利益。

6.2 规划编制依据 ⑴ 《土地复垦规定》

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⑷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藏资源法》 ⑸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⑹ 《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⑺ 《FG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⑻ 《陕西省YL市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⑼ 《陕西省FG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6.3 规划编制原则

具体规划原则主要有:

⑴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在复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复垦带来的环境影响,以预防为主,要避免开发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不利影响;

⑵ 因地制宜,从实际从发,先易后难,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尽量将破坏的土地恢复利用。

⑶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近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规划切实可行,并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⑷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矿区规划相协调,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⑸ 重点突出、注重实效,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⑹ 本方案的编制与设计应同时遵循合理调整与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原则。

⑺ 以小流域为单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复垦、林地建设、水产养殖、无公害蔬菜种植以及畜禽养殖,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多种形式对塌陷区进行生态治理,

⑻ 重点突出、注重实效,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⑼ 本方案的编制与设计应同时遵循合理调整与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原则,工程措施、林草措施、保土措施合理配置、综合治理,一方面要保证复垦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投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实施复垦的积极性。

6.4 生态恢复治理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生态要先行,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实行经济、人口、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目标。矿产资源的开采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和提供足够资源的同时,其开采工程活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地质灾害是地面沉降、瓦斯危害、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崩塌、山体滑坡等,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宝贵的水土资源,生态环境恶化,极大的降低了环境容

量,严重的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1999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防治地质灾害”,我国作为能源大国,在地质环境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999年3月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并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把防治地质灾害纳入法制轨道。2000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召开了全国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现场会,并确定在山东、河北、山西三省开展矿山尾矿综合利用、占用土地及矿山地质灾害情况调查试点工作。

煤矿坍塌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是促进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本着对国家和政府负责、对人民和子孙负责的态度,结合实际情况,本项目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经济、实用的生态恢复治理方案。该规划的编制对于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该项规划的编制为当地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的全面整治和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6.5 塌陷区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6.5.1 规划治理范围

工作区位于FG县境内,塌陷区总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中心坐标为东经110°22′1″,北纬39°25′19″。

6.5.2 治理工程分类

根据项目区地质环境问题现状,本生态环境恢复示范工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⑴地形测绘与环境地质调查;⑵采空区塌陷治理工程;⑶滑坡治理工程;⑷裂缝治理工程;⑸废弃房屋清理工程;⑹植被恢复工程。

6.5.3 技术路线和方法 ㈠ 技术路线

充分收集现有资料,以野外地形测绘及地质环境勘查为主。通过资料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对矿山塌陷区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估,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编制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矿山塌陷区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对重点治理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采空区塌陷坑综合治理、加强修复改良土地、植被恢复等。

㈡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⑴ 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