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理四年制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本科护理四年制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熟悉:需要理论对护理的意义及需要理论的应用。

了解:需要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影响,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及韩德森的病人需要模式。

人的成长与发展(2学时)

掌握: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难点);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难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难点)。

熟悉: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规律、影响因素。 了解: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2学时)

掌握:压力、压力源的概念。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难点)。个体对压力的反应、适应及应对。病人的压力与护理,护士工作的压力与应对。

熟悉:危机学说。

了解:压力的饿意义。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霍姆斯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2学时)

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吸引的概念及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难点)。

熟悉:社会认知的概念、特征及偏差。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了解:人际关系的特征及功能。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及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形成发展。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的意义和特征。护患关系的意义、基本内容、基本过程,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医护关系概念模式,常见问题及沟通的方法策略。

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2学时)

掌握:人际沟通的概念。沟通的基本要素及沟通交流的层次。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及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护患沟通的概念及常用的沟通技巧(难点)。

熟悉: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

了解:人际沟通的意义及特征。护患沟通的目的、特征及培养护士的沟通交流技巧。

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2学时)

掌握:评判性思维的概念、组成、特点、层次及标准。临床护理决策与循证护理。发展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策略(难点)。

熟悉: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中的应用。

了解:思维及科学思维的有关内容。护理评判思维能力的测量及评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临床护理决策的定义、类型、模式、步骤及影响因素。

护理程序(4学时)

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及发展历史。评估的内容和方法(难点),资料的分类,资料收集的途径。护理诊断概念、分类方法及标准、组成、形成过程。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及医疗诊断的区别(难点)。护理计划的过程(难点)。护理评价的过程。

熟悉: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护理评估的概念。护理诊断书写的注意事项。护理实施的过程、实施护理计划的常用方法。

了解:护理评估的步骤。护理计划的目的及意义、种类。护理实施的动态记录。护理评价的目的及意义,护理质量评价。

文化与护理(2学时)

掌握:文化特征及分类、功能,文化休克的概念、原因、表现、影响因素、预防(难点)。提供适合服务对象文化环境的护理。

熟悉:文化概念、文化模式。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帮助服务对象融入医院的文化环境。 了解:护士在满足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中的作用,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

护理理论(4学时)

掌握:奥瑞姆的自护理论(难点),罗伊的适应模式(难点)。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难点)。 熟悉:理念及护理理念的概念。

了解:理论及护理理论的有关内容。华森的关怀科学模式,金的达标理论。

护理伦理(2学时)

掌握:常见的生命伦理学难题及处理(难点)。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服务对象的权利与义务。

熟悉:道德的概念及功能,伦理和伦理学的基本概念。职业道德的概念及特征,生命伦理学的概念及生命伦理学中有关的理论。护理伦理的概念,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形成与发展。

了解:护理道德的特殊性,护理道德修养。

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2学时)

掌握:医疗卫生法规。举证倒置与护士的法律责任,护理工作中的违法与犯罪。护理发展中法律问题及防范。熟悉: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程序。护士的法律地位及法律依据。

了解:法律的定义与分类、特征及作用,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律关系,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特殊法律关系。

健康教育(2学时)

掌握: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健康教育的模式(难点)。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程序及内容。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

熟悉: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了解:健康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授课专业: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162(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108学时),7.5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以现代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相关理论,体现基础医学与社会科学的渗透及纵横联系,在内容上着重讲授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在整体护理观的指导下,应用护理学基础知识与技术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为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大纲的所列理论课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可通过多种方式教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三级,第一级为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牢记并能口述自由表达,并能应用这些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第三级为了解内容,学生对

此内容应有初步印象;第二级为熟悉内容,介于掌握与了解内容之间。 实验课重点要求实际联系理论,巩固理论知识,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 临床见习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安排,虚心接受医护人员指导,尊重病人,见习结束后按时完成见习报告的书写。 教学进度表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教学内容 绪论 环境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舒适与安全 患者的清洁卫生 休息与活动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冷、热疗法 饮食与营养 排泄 给药 静脉输液与输血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 临终护理 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综合练习 见习 合计 总学时 1 13 3 6 13 2 14 16 4 7 15 19 13 5 4 9 6 12 162 理论讲授 1 2 2 4 5 2 5 5 2 3 5 5 5 3 2 3 54 实验操作 11 1 2 8 9 11 2 4 10 14 8 2 2 6 6 12 108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1学时) 了解:《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护理学基础》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护理学基础》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环境(2学时) 掌握: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医院环境的调控。 熟悉: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