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高鸿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习题册答案整理(高鸿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WORD格式

解答:原来均衡收入为

(1)g===40

kg

5

y200

1000,现在需要达到 1200,则GDP缺口

y=1200-1000=200。

( 2)T===-50,

kt

(3)

g= T= ==200

kb

y

y200

-4

9.消费支出波动比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消费支出和国

答:从长期来看,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按相同的方向变动。但从短期角度来看

内生产总值都有波动,消费支出的波动幅度比国内生产总值要小。这是由于 ,国内生产总值受消费、投

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与投资和净出口是顺经济周期变量,三者同方向变动,投 资和净出口十分不稳定,而且国内生产总值与投资、净出口具有循环积累自我强化效应。消费与政府 购买比较稳定,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波动主要由投资和净出口波动引起的。

(即国

中低收入者消费支出受个人可支配收入影响比较大,而个人可支配收入主要受工资、税收、转移 支付影响,工资具有刚性,基本比较稳定,税收、转移支付是逆经济周期变量,当经济衰退时 内生产总值减少时),税收减少,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增加 收入的减少量小于经济衰退程度

(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量);反之,当经济高涨时即国内生产总值增

(即国 ,消费支

,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波动幅度要小于

,使得个人可支配

加时),税收增加,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减少,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小于经济高涨程度 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量)。税收和转移支付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幅度。高收入者消费支出基本不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是稳定的。显然 出波动幅度要比国内生产总值小 ,即消费支出波动比国内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

10.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答 :凯恩斯储蓄-投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用图13-1来描述:交点E0表示计划的投资等储蓄,这点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Y0。假设消费函数为C=a+b,则储蓄函数为=-a+(1-b),则增加储蓄也就是减少消费,即减少消费函数中的a、b值。a变小,意味着图中储蓄上移;b变小,意味着,边际储蓄倾

向 (1-b)变大,储蓄曲线线以A为圆心逆时针转动。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点E向左移动,也就是使均衡收入下降。

I,S

S

E0

I

Y0

-a A

Y

图13-1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第8页共77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减少储蓄或增加消费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

事。但对整个经济来看,减少消费,会引起经济萧条,减少国民收入,对国民经济整体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

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前提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构筑理论体系。离开了假

设,理论就失去其基础,当然也就不能成立。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前提假设是:经济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限制国民收入增加的就不是总供给,而是总需求。凯恩斯的这一理论主是针对30年代大危机的情况提出的,当时工人大量失业、设备闲置。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总需求,当然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走出低谷。这个理论也说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也

很重要。另外,储蓄的资源用于何种用途没有研究。储蓄若束之高阁,闲置,一定不会促进经济发展;若储 蓄转化为投资,则会来动经济增长和生产能力增加。

凯恩斯所用的是一种短期分析,即假设生产能力,技术条件等都是不变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在长期

中,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仍然要依靠生产能力的提高、资本的增加、技术的进步。在

长期中经济增长就取决于储蓄的提高,而不是消费的增加;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所以不能将之到处照搬。对于供给不足的国家,此理论不适用。

11. 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

经济发展最求的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按照木桶定理、短边原则,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均衡产出一定由总供给和总需求相对较小的量决定。若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产品过剩,总需求决定产品销售量和就业量,有需求就可以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对应凯恩斯定律。反之若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供给不足,总供给可以自动创造自己需求,总供给决定社会均衡产量,对应萨伊定律。

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二十世纪,普遍出现了产品过剩现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连续发生,总供给

大于总需求基本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产生,1936年凯恩斯发表《通论》,标志西方宏观经济学正式产生。凯恩斯经济学就是解决总需求不足的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所以客观现实和理论来源都使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12. 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乘数原理(multiplier principle )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其原因

是,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其

他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这些部门的投资与收入。

乘数能够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1) 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即要有可供利用

的劳动力和一定量的存货用于增加生产。 否则,投资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增加 ,并不会引起生

产增加,只会刺激物价上升。 (2)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若两者不独立的话则乘数作用变小。因

为投资增加会带动货币需求增加 ,从而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 ,减少消费,从而部分抵消

(3)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若 由于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趋势。

,利 货币供给受到限制 ,则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时 ,货币需求的增加就得不到货币供给相应增加的支持

率会上升,不但抑制消费,而且还抑制投资,使总需求降低。(4)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物品,否则收入增加会受到限制。(5)乘数发挥作用还与边际消费倾向、税率等因素有关,乘数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成同方向、与税率大小成反方向变动。

13.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能否反过来说,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边际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 ?

APC= =a+by= a b=a MPC,

y y y y

ca

随y增加递减,若MPC,则APC递减。

y

第9页共77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APC-MPC=>0

y

a

APC> MPC,MPC小于APC,只要MPC小于APC,即使MPC递增,APC也可以保持递

减。所以APC递减,边际消费倾向不也一定递减

14. 假设某社会经济的储蓄函数为s=-1600+0.25y,投资从i=400增加到i=600时,均衡国民收入增 加多少?

解:由s=i得:-1600+0.25y=400

-1600+0.25y=600 y=8800

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值为:△ y=8800-8000=800

15.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0.75yd,投资为i=800,政府购买为g=750,净税收为

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 ;(4)投资乘数。

y=8000

=600,试求:(1)均衡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 ;(2) 消费支出;(3)

解:(1)yd=y-t=y-600

y =c+i+g=1000+0.75(y-600)+800+750

均衡国民收入y=8400

可支配收入yd=y-t=y-600=8400-600=7800

(2) 消费支出c=1000+0.75yd=1000+0.75×7800=6850 (3) 私人储蓄s=yd-c=7800-6850=950

政府储蓄BS=净税收t-政府购买g=600-750=-150

1 1

= (4)投资乘数= 4

1 MPC 10.75

16. 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假设边际储蓄倾向为0.2,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时,国民收入、消费及储蓄如

何变化?

解:边际储蓄倾向为 0.2,则边际消费倾向 =1-0.2=0.8.

国民收入增加额 △y=1000× 5000

0.2

消费增加额 △c=5000×0.8=4000 储蓄增加额 △s=5000×0.2=1000

1

17.假设一国经济中消费者支出增加 600, 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和税收各减少

?

1

300,边际储

蓄倾向为0.2,试问新的均衡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动

解:边际储蓄倾向为 0.2,则边际消费倾向=1-0.2=0.8.

消费者支出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1

1 ==5 MPC 0.2

0.8 4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MPC

1 MPC 1 0.8

MPC 0.8

4 税收乘数

1MPC 1 0.8

国民收入变动额 △y=600×5-300×5-300×4+300×4=1500

18.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50+0.75y,试问y=1000时的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

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是多少?

解:消费c=150+0.75y=150+0.75×1000=900

储蓄s=y-c=1000-900=100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第10页共77页

专业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