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作业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药药剂学作业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00级中药专业中药药剂学试题

评卷人

复核人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新药研究中药物剂型的选择首选原则是( )。

2.含毒剧药的散剂应制成( ),混合方法宜采用( )法。 3.片剂制备中,淀粉可用作( )、( )。

4.2000版《中国药典》规定糖浆剂的含糖量一般不低于( )g/ml。 5.乳剂形成的三要素是( )、( )、( )。

6.甘油明胶作为栓剂的水溶性基质,其溶出速度可随甘油、明胶、水三者比例而改变,其中( )含量越高越容易溶解。

7.颗粒剂的制备中软材判断方法是( )。 8.( )是渗透与扩散的动力。

9.小容量针剂灭菌一般采用( )方法,条件是( )。 10.GMP是指( )。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题 号 一 成 绩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成绩

2.尼泊金酯类防腐剂防腐效果在( )环境下最差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与pH值无关 3.流浸膏剂应符合( )规定

A每g相当于生药材1g B至少含20%乙醇 C需加入液状葡萄糖调整浓度 D不直接用于临床 4.《中国药典》规定丸剂的含水量为( )以下 A均为15.0% B均为9.0%

C水丸为9.0%,蜜丸为15.0% D水丸15.0%,蜜丸为9.0% 5.下列药物中制成胶囊剂的是( )

A颠茄流浸膏 B土荆介油 C陈皮酊 D水合氯醛

6.基质配方中含有凡士林、硬脂酸、羊毛脂、液状石蜡四种物质,制备软膏时应采取(方法

A研和法 B乳化法 C熔和法 D均可

7.脂肪乳输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应是( ) A保湿剂 B增粘剂 C溶媒 D等渗剂 8.增溶作用是表面活性剂( )起的作用

A形成胶团 B分子极性基团 C多分子膜 D氢键 9.下丹时的判断标准包括( )

A内枯外焦 B清膏状 C挂旗 D滴水成珠 10.下列因素不能影响栓剂直肠吸收的是( )

A插入直肠的深度 B表面活性剂 C首次排便的时间 D直肠液的pH值 11.可作为片剂吸收剂的成分是( )

A硬脂酸镁 B滑石粉 C磷酸氢钙 D乳糖 12.最优良的成膜材料为( )

A PEG B PVP C PVA D CAP 13.下列关于肺吸收的论述中( )项是正确的

A喷射的粒子越小越好 B药物在肺泡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好 C抛射剂的蒸气压越大越好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4.微型胶囊制备工艺中,可以进行可逆操作的是( )过程 A形成凝聚囊 B形成沉降囊 C形成固化囊 D以上均可进行可逆操作 15.伤湿止痛膏的基础基质是

A天然橡胶 B凡士林 C氯化钾 D松香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8分)

1.在影响浸出的因素中,( )不能无限增大,否则反而不利浸出 A粉碎度 B浸出温度 C浸提时间 D浓度差 E溶媒极性

2.乳剂发生转型的原因可能有( )

A HLB值发生变化 B电解质过多 C内相体积过大 D乳剂粒子过大 E贮存温度过高 3.片剂包衣的目的是( ) A增强稳定性 B掩盖药物嗅味

C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性 D改变崩解度 E美观 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节约机械能( )

A水飞法 B加液研磨法 C混合粉碎 D低温粉碎 E自由粉碎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湿热灭菌的影响因素。 2.简述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机理。 3.简述湿颗粒法制备片剂中制颗粒的目的。 4.简述延缓药物水解的方法。 5.简述塑制法制备蜜丸的工艺。 五、判断与改错(每题1分,共10分)

1.为促进栓剂中药物的释放与吸收可加入表面活性剂,一般来说用量越大药物释放性越好。 2. 乳浊液型注射剂用于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除了氯化钠与葡萄糖外,还可以选用甘油、山梨醇。

3.抛射剂应无毒,无刺激性,不易燃,不易爆,常温下蒸气压不大于大气压,无色,无味,价廉易得。

4.传统煎膏剂中加入的糖类成分必须经过炼制以使转化,转化率低于50%均可出现返砂现象。

5.注射剂首选的除热原方法为热压法。 6.黑膏药的基质是植物油与铅丹。 7.平衡水即是结合水,故不能除去。

8.冰片和麝香粉碎均需采用加液研磨法,操作时用力要轻。 9.片剂生产中出现松片现象主要原因是压力不够,粘合剂用量不足。 10.贴膏剂又称巴布剂,是以亲水性高分子物质为基质制备得到的。 六、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