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格心理学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 评价

主要贡献 (1)开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取向

马斯洛是西方心理学中第三势力的开拓者,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著名的理论家 (2)建构人类系统化的需要理论,这是马斯洛对动机理论的一个贡献。 (3)创造自我实现的心理学理论 把自我实现心理学化;

把自我实现理论化和系统化;

弘扬人的尊严与价值,使人性能达到最高境界。

(4)促进以人为中心管理理论的发展

根本缺陷:未摆脱生物决定论的羁绊 如似本能假设

忽视社会条件的决定作用 如自我实现理论 缺乏客观的标准和严谨性

二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1 现象学与自我概念 (1)概念

? 现象学: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知世界

? 现象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主观经验世界里,并且他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这个主观世

界或经验世界就可以称为现象场。

? 自我概念:个人对自己及其与相关环境的关系的了解和看法。 ? 自我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其内容包括: ? 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及与之相关的评价; ? 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

? 个人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 (2)自我概念的特点: ? 它是对于自我的知觉

? 它是有组织的、前后一致的概念系统。一个人随着经验的增加,自我概念会发生改变,但它总保持着整体

组织的特性

? 自我是个人的主观经验,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符合他的客观实际情况 ? 自我概念是能为个人知觉到的,因此它是有意识的。 (3)现实自我vs.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real self)此时此刻真实存在的自我 理想自我(ideal self)希望拥有的自我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是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指标 (4)自我概念的测量方法Q技术或Q分类法(Q-sort)

1、先建立Q分类资料,一般多采用100张载有人格特质的卡片,如:我爱沉思、我常常焦虑等;

2、让被试按自己的现实自我与卡片上描述的人格特征相对照,依同意程度把卡片分成9堆,从最不像我到最想我,并要求按一定比例分类,使分类接近正态分布。

3、用相同卡片,再让被试按自己的理想自我对卡片进行分类,要求同步骤2要求相同。

4、求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两种分类的分数之相关。如相关系数为正,并较大,说明被试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是和谐一致的,反之则是矛盾的。

2 人格发展的基础——自我实现倾向与积极关注 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

? 人的行为由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着 ? 所有人都需要积极关注 (一)自我实现倾向

与生俱来;表现为一个人力图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各种潜能的趋向;是自我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动机和核心动力;建设性倾向

(二) 积极关注

条件性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

3 机能完善者的特征与形成

? 特征:(1)经验开放(2)自我协调(3)相信自己的机体评估过程

(4) 无条件积极自我关注(5)与人和谐相处(对他人无条件积极关注)

? 形成:无条件积极关注;促进人格发展必备的特质:信任、诚实、尊重、同理心 4 自我实现倾向的受阻与恢复正常(简答论述)

5 评价

贡献: 1 Rogers对人的看法积极乐观,并且强调人的自我意识与行为自由。

2他主张个体的自我谋求发展,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点,强调行为的选择自由。 3理论建立在大量的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理论是有效的,且得到越来越多的验证。

4无论是治疗者或父母或教师都可以自己有意识的实践达到基本的要求, 毋需像精神分析那样的长期而乏味的训练。

缺陷 1理论中几乎找不到攻击和压抑、罪恶感等恶的东西,而我们的生活中显然和这些有关联。

2 过分夸大人的主观经验的作用,强调自由选择, 将走向神秘主义,过分的自由选择也是个人主义的温床。 3对人性本质的理解过于简单,无法解释为何有人缺乏无条件的积极关怀的经验,却能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4个体的现象场、自我,只是个体自身的经验所在,都是脱离人的实际活动。

5很少提及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不对心理疾病作诊断的分类,也不太承认病人在症状上的差异及不同的成因。 三 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主要贡献:

? 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了心理学研究的首位; ? 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

? 提出实验客观范式与经验主观范式综合的新构想;

? 促进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与教育改革以及心理治疗的发展。 主要缺陷:

? 未摆脱自然主义人性论的羁绊; ? 渗透个人本位主义精神; ? 缺乏实证性的检验与支持;

? 心理治疗技术的适用有限性问题

第九章 认知论

一 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 1 认知方式

? 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的特征或方式 场独立 vs. 场依存 内在线索 vs.外在线索

? 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ce)是指能较快地从整体中抽出部分并对其进行认识的能力

? 场依存性(field dependence)与此相反,即当要求从整体材料中抽出一部分内容进行感知时,人会感到很困

难,这种知觉特点被称为场依存性。 ? 测验方法:身体顺应测验(BAT)、转屋测验(RRT) 、棒框测验(RFT)、 镶嵌图形测验(EFT) ? 场依存-场独立的特征

1过程变量:以什么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普遍性:体现在广泛的认知操作中 3 稳定性:不因时间发生显著变化 4中性:无好坏高低之分 5 固定性与灵活性

2心理分化论

? 心理发展是由浑然一片向清晰分化,随着分化程度的增加,日益成熟的心理系统也就越来越完善而复杂 ? 分化: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

? 分化较小的系统处于比较同质的状态,分化较大的系统处于比较异质的状态 ? 分化在各机能领域表现为自相一致性 3 心理分化的晚期模型(1979)

4 对认知方式理论的评价 贡献:

? 将认知与人格有机地整合到其理论框架中 ? 理论结构严密、可操作性强、量化、客观等

? 符合现代科学方法论发展的趋势,即从元素分析论向系统综合论的转变 缺陷:

? 强调认知主体,忽视问题性质或问题情境(认知客体) ? 强调场独立-场依存的对立性,忽视其统一性 ? 强调心理系统变化发展的分化趋势,忽视整合趋势 ? 注意心理分化的生理基础,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

二 凯利的个人构建理论

人是科学家 ;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心理问题及固定角色疗法 1 人是科学家

人像科学家那样产生和检验他们的假设,以及得出世界是什么的新观点。 科学家也是人 (scientist as person)。

? 行为差异来自于个人建构的差异

? 我们在建构世界时,那些相对固定的方式成为我们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反应模式 ? 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建构系统

? 我们用来解释和预测事物的认知结构称为个人建构(人格结构) ? 个人建构是双向的 2 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

? 建构/构念(construct)人们试图解释世界时所使用的观点、思想、见解。

一个构念就是一个思想、观点和看法,用它来解释自己的经验

? CPC循环(选择)当个体遇到新的情境时,他所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的特征。

周视期:在接触新事物的一开始,人们总是小心谨慎地审查该事物,尝试多种构念! 先取期:暂时先确定一种想法 控制期:实现建构的阶段

通过CPC周期的循环,人们可以逐渐形成人格和获得良好的适应。 3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了解)

基本假设: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十一条推论:

? 建构推论:一个人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 ? 个体推论:人们在建构事件时的方式各不相同;

? 组织推论: 预测时形成有顺序关系的建构体系; ? 两分推论:建构体系包含种种两分结构的构念; ? 选择推论:在两分结构中做出选择;

? 范围推论:一个结构只能对有限范围的事件做出预测; ? 经验推论:建构与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 调整推论:建构调整受到渗透度的制约,是否可容纳 ? 判断推论:存在彼此分离与不一致的亚层次; ? 共性推论: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心理相似性; ? 社会性推论:从他人立场看待世界。 4 个人构建系统

人与人的行为差异是由于建构不同,以及组织建构的方式不同;个人建构是双向的 重要的个人建构:超级个人建构;非重要的个人建构:次级个人建构

新的建构不断形成以取代旧的不适宜的建构;有相似建构系统的人常常能成为好朋友 建构就像理论一样,有其适用范围和适用焦点

5 评价

1、有现象主义的倾向 强调完整无缺的整体经验;

2、有人本主义的倾向 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对个体的乐观;

3、有存在主义倾向 强调未来而不是过去,假定人类对自己的命运是自由选择的。 4、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对事物的看法,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现实。 5、忽视情绪的作用,“任何结构都有一个适合的范围中心”。

6、没有解释个人构念的原因,为什么有的人选择安全的,而有的人选择冒险变化结构。 三 行为预测论与控制点理论(罗特:也可以归为行为主义) 1 行为预测论(预期-价值模型)

? 潜在的行为或一定情境中特定行为的可能性是对奖赏的预期和目标奖励价值的函数。即一定情境中的潜在

行为是预期×价值的函数。

BPx,s1,Ra = f(Ex,Ra.s1 & Rva,s1)

? 重要概念:

? 潜在行为/行为潜势(BPx):对某一个体而言,某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 预期(Ex)价值(Rva)情境(s1)

? 预期与价值都是主观的,因个体和情境而不同。

(一) 行为潜势:对某一个体而言,某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 预期:一个人在主观上认为自己会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真实的成功可能性。

? 特殊预期:个体在某一特殊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

? 类化预期:个体对自己在一般性的、相关或相似的多种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 ? 个体对自己在某种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预期是由特殊预期和类化预期共同决定的 (三) 强化的效价(强化值)

? 行为者认为某种行为所带来的强化结果或强化物的相对价值的大小 ? 简言之,强化值即我们对不同行为赋予的重要性 (四) 心理情境

对某一行为发生率的预期一定要与特定的心理情境相联系,个体从自己的角度来界定的情境

2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一种对内-外控的类化预期(强化依赖于自己的行为或不受自己控制很高的跨时间稳定性,大多数人在

内-外控这一连续尺度的某一点上(内-外控量表)

问题解决的类化预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基于人们各自面临许多问题情境时的独特的经验,个体会发展出

如何对情境做出最佳的建构的类划预期或态度。

2 简评

贡献 1理论根植于临床情境和实验室情境,涵盖了大量现象,而且大多具有可验证性;

2发展了内外控制点量表和人格评估技术; 3其理论有启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不足 1关于内外控制点的实证研究较多,罗特理论的其他方面的还没有得到同样多的实验验证;

2对异常行为和治疗行为的解释持犹豫态度

四 人格的认知因素(米歇尔的社会学习理论) 1 米歇尔的五个认知变量(重点) ? 能力:认知和行为的建构能力代表了人的潜力。 个体灵活地使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译码:人们在注意、解释和分辨事件时存在差异。

? 预期:对行为-结果、刺激-结果的预期,不当的行为是行为-结果的预期与事实不一致的结果。 ? 主观价值:对某种行为的认识,如恭维;

? 自我调节系统:通过自我表扬和自我强化来激发自己的行为。 2 原型概念和理解

? 原型(prototypes):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 一个人的原型是一个有许多固定特征的混合体,代表某一类人的缩影。

? 我们以自己感兴趣的类属构成独特的原型,而且这些感知方式的差异又导致我们行为上的差异。 ? 原型是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 ? 原型的利用有利有弊 3 图式理论

图式(schemas):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 功能:(1)帮助我们感知环境的特征

(2)提供了一个加工和组织信息的结构(加快信息处理) (3)解释人格差异:图式是相对稳定的 自我图式

? 自我图式:从过去经验中得到的,对自我的认知发现,它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Markus, 1977)。 ? 自我图式由最根本的信息构成 ? 人格的差异在于认知结构的差异 自我图式在处理信息时的特点:

? 1、对涉及自我的刺激具有高度敏感性;

? 2、对适合自我特征的刺激速度极快且自信度高; ? 3、对涉及自我的刺激能产生较好的回忆和再认;

? 4、对有关的行为预测、归因与推断具有较高的自信度; ? 5、对与自我结构不一致的信息产生抵触。

Markus称之为动态自我概念,把它当成作为个人行为的主动调节者。 4 评价

(一)理论优点

1、重视实验和证据。2、考虑重要的现象。3、随时接受改变的理论。4、着眼于重要的问题。 5、人与社会兼顾的观点。 (二)理论的缺陷

1、社会认知学习论不是一个整合的理论。2、新问题随着新发展而产生。 3、社会认知学习论忽略或不大强调某些重要现象。 五 对认知理论的评价 贡献

? 许多观点来源于观察和实验

? 适合当前心理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精神 ? 对心理治疗的影响近期也愈来愈普遍 批判

? 最大问题是:从实验研究角度看有些概念太模糊 ? 是否有必要用这些概念去解释个体行为差异

? 各种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个人建构与图式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