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西方文学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塞万提斯

1547-1616。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作家,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先驱 历史悲剧《奴曼西亚》——取材于西班牙人民反抗罗马侵略者的斗争史实,歌颂了顽强不屈、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惩恶扬善故事集》——自称该集为“社会的变形”,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西班牙封建社会各阶层生活面貌的短篇小说集。可分为意大利小说型和西班牙流浪汉小说型两大类。

《唐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它对于欧洲近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它在否定骑士精神的同时,提倡一种新的精神—人文主义

《训诫小说》——短篇小说集

代表作《羊泉村》——写羊泉村村民集体抗暴,国王最终无奈赦免青年农民和姑娘劳伦霞的故事。维伽主张戏剧创作应“和自然一样”。塞万提斯称他为“自然的奇迹”。 维伽

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

■英国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

代表作家 乔叟

英国诗歌之父——《坎特伯雷故事集》框形故事,含24个。栩栩如生地勾勒了一幅当时英国社会绚丽多彩的风情民俗画卷。

托马斯·莫尔

英国都铎王朝重要人文主义作家——幻想小说《乌托邦》通过一个回到英国

的水手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

司宾塞

发明独特的诗节——斯宾塞诗节——《仙后》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非戏剧文学的高峰。 马洛

莎士比亚前戏剧界最重要人物,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帖木儿》《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文学天才。29岁被谋杀。

本·琼生

莎士比亚同时代重要剧作家——《个性互异》《伏尔蓬奈》《炼金术士》主要成就是喜剧,而他的喜剧又主要是根据他的气质理论创作的。他认为不同的气质产生不同的性格、心态与行为,并对此在第一部剧作《个性互异》中进行了详细探讨。

■莎士比亚

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戏剧家、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代表,近代欧洲文学奠基者之一。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本·琼生称誉他为“时代的灵魂”。占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最高峰,不仅看到积极伟大的一面,也看到了人的消极邪恶的一面,重新审视人。

一、历史剧 喜剧时期1590-1600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极盛时期。全国上下的爱国主义热情普遍高涨。莎士比亚在这一时期接受了进步思想,形成了人文主义世界观。该时期创作基调是明朗乐观的。

1、两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早期所写的两部长诗是《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和《鲁克丽思受辱记》(1594)。前者突出爱情的力量;后者歌颂

鲁克丽思的清白纯真,谴责荒淫强暴行为。十四行诗歌颂友谊爱情和美的主题。 2、9部历史剧——均以帝王的名字命名,再现王权确立时的社会风貌,揭示了封建制度逐渐崩溃的趋势,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政治理想。以《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喜剧形象塑造得最成功。他是一个封建制度崩溃时期的没落骑士的典型。厚颜无耻、幽默乐观、浑水摸鱼,滑稽乖巧,使人觉得并不讨厌。作品通过对他生活于其中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3、10部喜剧——基本主题是歌颂爱情和友谊,表达人文主义的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和男女平等的生活理想,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和抒情气氛。作品主人公大多数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男女青年。代表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二十一夜》等。

《威尼斯商人》——最富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喜剧。成功塑造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取利息妨碍了他赚钱,于是他处心积虑设下一磅肉的诡计欲置其死地。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部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但喜剧色彩较浓,具有悲喜混合的特色。

二、悲剧时期

1、共创作悲剧7部,喜剧4部。莎士比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和不可调和性。创作中轻松愉快的色彩被悲愤忧郁的情调所代替,揭露批判的力度加强,即使写喜剧也带有深深的悲剧色彩。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雅典的泰门》。

2、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悲剧中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或人物集团与人物集团之间的外部冲突,也有人物内心两种力量的冲突。主人公性格复杂,并在内外两重矛盾冲突中发展变化,最后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人物同归于尽。

1、《奥赛罗》——奥赛罗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理想被丑恶现实毁灭的悲剧。 2、《李尔王》——剧本写的不仅是一般的子女忘恩负义的故事,而且深刻

反映封建社会关系崩溃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李尔是全剧的中心人物。他从一个刚愎、专横的暴君降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亲身受到恶势力的迫害,亲眼看见了民众的苦难。第三幕暴风雨一场戏,是全剧的高潮。李尔王经过人世间狂风暴雨的冲刷以及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变成道德完善的新人。李尔立场的转变,显示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胜利,寄托了作者对在位君主的希望。 3、《麦克白》——根据苏格兰历史编写,是四大悲剧中气氛最为阴暗可怖的一出悲剧,以情节紧张紧凑、文字精美简练和短小精悍著称。悲剧的主题是表现野心、贪欲的邪恶性,如果不加克制,它会使一个好人变成恶人,小则自我毁灭,大则害国害民。悲剧主人公麦克白夫妇就是作者塑造的这方面的典型。 4、《雅典的泰门》——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以金钱为杠杠的炎凉世态,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作了深刻揭露。其中最有名的是泰门在挖野菜根时找到黄金的一段独白,被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引用来解释货币的本质和作用。

5、《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莎士比亚将其个人复仇的悲剧概括为饱含人文主义思想的社会悲剧,大大深化了故事的主题。这突出表现在:

①哈姆雷特在复仇上的延宕,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复仇的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哈姆雷特就必须超越复仇,对整个国家的命运作出全盘考虑。其次,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了他不可能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哈姆雷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

②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哈姆雷特的意义并不在于他是否成功消灭了罪恶,改造了现实,重整了乾坤,而在于他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先进与落后的矛盾,以及缩短这种距离、解决这种矛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也拓深了我们对于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理想与精神的了解。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