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0月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10月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

2 s

B. (2?2)s D. (2?6)s

C. (2?2)s 【答案】BCD 【解析】

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当x=10m时,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

13AE?,代入数据22解得: t=(2+2) s或t=(2-2) s,故BC正确;当位移为s=-10m时,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

13AE?,代入数据解得:t?2?6s,故BCD正确,A错误。 22??9.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悬挂的摆球相对小车静止并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车一定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 θ,方向向左 C. 悬绳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的重力 D. 小球所受合外力方向一定向左 【答案】BCD 【解析】

【详解】小球只受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作用,其合力水平向左,

mgtan?=gtan θ,小球随小车运动,所以小车加速mmg,则一定大度与小球一样,小车可能向左加速运动或向右减速运动;悬绳的拉力T?cos?所以其加速度一定向左,其大小为a=

于小球的重力,故选项BCD正确,A错误;故选BC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和小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隔离对小球分析,运用牛顿第

二定律进行求解,基础题. 10. 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

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l。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 C. ω=小为kmg 【答案】AC 【解析】

是b开始滑动临界角速度

试题分析:小木块都随水平转盘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在发生相对滑动之前,角速度相等,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f静?mR?,由于木块b的半径大,所以发生相对滑动前木块b的静摩擦力大,选项B错。随着角速度的增大,当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木块开始滑动,则有f静?mR??kmg,代入两个木块的半径,小木块a开始滑动时的角速度?a?22木块b开始滑动时的角速度?b?选项A对。当角速度??2kg,木块b已经滑动,但是??3l到临界状态,摩擦力还没有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选项D错。 考点:圆周运动 摩擦力

的的D. 当ω=

B. 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a所受摩擦力的大时,

kg,lkg,选项C对。根据?a??b,所以木块b先开始滑动,2l2kg??a,所以木块a达3l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画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 )

1μmga 23B. 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W-μmga

2A. 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W-C. 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等于W-μmga

D. 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题意分析: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为0,但加速度不一定是零,即不一定合力为0,这是此题的不确定处.弹簧作阻尼振动,如果接触面摩擦系数μ很小,则动能为最大时时弹簧伸长量小(此时弹力等于摩擦力

?mg),而弹簧振幅变化将很小,B点弹簧伸长大

于动能最大点;如果?较大,则动能最大时,弹簧伸长量较大,(因弹力等于摩擦力,?较大,摩擦力也较大,同一个弹簧,则需要较大伸长量,弹力才可能与摩擦力平衡),而此时振幅变化很大,即振幅将变小,则物块将可能在离O点很近处,就处于静止(速度为0,加速度也为0),此时B点伸长量可能小于动能最大时伸长量,B点势能可能小于动能最大处势能.至于物块在A点或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由功能关系和动能定理分析讨论即可.

如果没有摩擦力,则O点应该在AB的中点,由于有摩擦力,物体从A到B过程中有机械能损失,故无法到达没有摩擦力情况下的B点,也即O点靠近B点.故OA?a.设物块在A点时2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物块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1W?EP??mgOA,则得EP?W??mgOA?W??mga,即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

21性势能小于W??mga,故A错误;由A分析得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在B点,路程大

2a3a3于a??,故整个过程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大于?mga,故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

2223性势能小于W??mga,故B正确;从O点开始到再次到达O点,物体路程大于a,故由

2 ??mga,故C正确;物块动能最大时,弹力等于摩擦力动能定理得,物块的动能小于W,而在B点弹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未知,故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伸长量与物块在B点时弹

簧伸长量大小未知,故此两位置弹性势能大小关系不好判断,故D错误。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12.一列火车共有n节车厢,各节车厢质量相等,车厢之间间隙相等,间隙长度的总和为L,静止于水平长直轨道上。若第一节车厢以v0向第二节车厢运动,碰撞后连在一起运动,再与第三节车厢碰撞后连在一起运动,再与第四节车厢碰撞……,以此类推,直到n节车厢全部运动,则火车的最后速度v及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t为:(不计铁轨对车轮的阻力以及列车编组时的动力)

vA. v?0

nt?nL 2v0vB. v?0

2nC. t?L

2v0(n?1)D.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n节车厢运动、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故整个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根据动量守恒有:

mv?nmvn

解得vn?v,故A正确,B错误. nL n?1vvv234CD.设每节车厢相邻间距为s,则有:

s?3节···(n-1)节,n节,碰撞后链接在一起的车厢节数依次为2节、它们的速度相应为、、?所以火车最后的速度为

v,由: nx?vt

得通过各间距的时间分别为:

t1?sL? v(n?1)vt2?s2L?v(n?1)v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