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复习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部分地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引起的热量不足。因此,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小于冬季。

8、简述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征(2011年真题★★★★)。 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1)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雨量线的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南部 川滇一隅稍为特殊,其等雨量线自西北走向东南。 ………………

(3)在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的地方,降水量有所增多;台风登陆频率大的地方, 降水量也因而增大。

9、简述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真题★★★)。 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有三: (1)由于纬度位置所决定的气温南北差异。 ………………

(3)高原和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也很巨大。

10、简述台风的定义、成因、在我国的登陆地域、走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1)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2)台风的形成同热带洋面上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存在赤道辐合带和东风波,促使大量 湿热空气上升而释放潜热有密切关系。

(3)台风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沿海各省区,但主要集中于浙江以南各地,其中以广东 为最多。

(4)台风在移动过程中往往随着环流形势或地形条件而发生转向,登陆后移动速度逐渐减 慢,强度减弱。

(5)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其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 产;二是台风雨往往可以解除江南伏旱,有利于农业生产。 ………………………………

58、试论我国“中部五省经济区”的范围和主要特点,并论述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2007、2010年真题★★★★★)。

(1)全中国七大综合经济区中的“中部五省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5省,其特点有五:

①地处国土中部地带中段,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带向西部的过渡带和上海、连云港、广州3个对外开放“窗口”的连接地带。

………………

④经济和科技力量比较雄厚。 ⑤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2)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意义有五:

①中部地区是全国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与东部地区相比在能源、原材料供给和劳动力成本等很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②促进中部崛起符合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的要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

⑤促进中部崛起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和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59、中国综合区划中如何协调自然与行政边界的关系?

(1)综合区划界线基本不打破行政区域界线,这一方面是由于各项统计资料均以行政区为 单位;另一方面,很多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按照行政区域予以实施。相对而言,行政区界线较稳定,经济区的界线一般处于变动之中,所以在讨论区域发展时,又不能完全受行政界线的约束,例如内蒙古东部在自然环境、资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与东北区相近似,而且又是东北区最便捷的…………

(2)以下三个区划具有独特性,值得一提:

①把沪、苏、浙与皖、赣、湘、鄂划为一个区(即长江中下游区)主要是考虑到长江中下游产业带开发的需要,一方面沪、苏、浙需要皖、赣、湘、鄂在水电、原材料上的紧密协作,另一方面皖、赣、湘、鄂的发展也需要沪、苏、浙的经济联合,通过在生产要素上进行互补,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之便,统一规划开发。

………………

③广西被划入西南区,主要是考虑到为西南区提供出海口,而目前广西与西南其他省市的联系将随着南防、南昆等铁路的建成而得到加强。

60、简述实施我国TYIs战略必须加速的各项建设及相关的国土治理战略 (1)为了实施我国生产力布局TYIs战略,必须加速四项建设: ①合理布置沿海港口的建设。 ②加速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 ………………

④加强各I字型结构的出海港口的扩建和腹地建设,以及二者之间的交通联系,修建京汕线,振兴沿海中部近腹地经济低谷。

(2)产业结构的布局着重国土开发和利用,但决不能忽视国土的治理与保护,其发展战略有二:

①合理布局城市工业,污染工业应布置在城市的下风下水方向。从全国来看,污染工业布置在沿海比在河流上游优越,当然仍须重视“三废”治理。

②加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防治,如加强山区的封山育林、黄土高原的农田改造和沙漠边缘的防风固沙工程建设与维护。

二、中篇专论(地学考研中心提供)

61、土地退化及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城环院,基地班2013真题)土地退化:指在自然和人类因素驱动力下,土地质量变劣、土地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过程,

通常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污染等土地退化过程。空间分布规律:

(1)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发展快。 ………………

(3)危害严重:土地退化加剧土地资源短缺,影响食物安全;加剧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 全;加剧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全;降低固碳能力,加剧气候暖干化。 62、水土流失的成因

1)不稳定的地质地貌,不稳定的季风降水和较低的森林覆盖度

(1)阶梯状地势和多山的地貌,通过坡度、坡长、沟壑密度、倾斜侵蚀面等对水土流失产 生作用。 ………………

(3)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内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多暴雨,常造成流 水侵蚀和洪水灾害。

2)脆弱的自然环境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相互作用 (1)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土地开发压力加大。

(2)开发利用森林草原过程中的滥砍、滥伐、滥垦、滥牧和滥樵。 63、对比黄土丘陵与喀斯特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的异同。

(1)相同点:①最初的地质基底都不稳定;②人类不合理的砍伐林木和陡坡开垦造成水土流失;③常年降雨集中且多暴雨;

(2)不同点:①黄土丘陵区植被破坏后,土壤流失,地表切割较破碎;喀斯特丘陵区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②黄土丘陵区在植被破坏后,生产力消失,地表呈现千沟万壑;喀斯特丘陵区在植被消失,土壤流失殆尽后…………

64、试述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城环院,基地班2014真题)

把恢复植被作为重点,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体措施主要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以淤地坝工程建设、梯田建设、生态修复和监督执法为重点,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①淤地坝建设。淤地坝具有拦沙淤地等综合功能,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③生态修复和小流域治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面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提高治理规模、质量和效益。

65、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意义是什么?(城环院,基地班2012真题)

中国在“七五”期间提出了地区经济的梯度开发思想,以沿海为基地,以其经济技术优势开发内地资源,进而再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形成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内陆地区三大经济地带。东部沿海是全国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实力雄厚、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中部地带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西部是全国经济比较落后、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三大经济地带是中国最高层次的经济区,较为客观地反映着中国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的梯度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 6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原因: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

(2)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把恢复植被作为重点,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带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体措施主要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以淤地坝工程建设、梯田建设、生态修复和监督执法为重点,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①淤地坝建设。淤地坝具有拦沙淤地等综合功能,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③生态修复和小流域治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面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提高治理规模、质量和效益。

……………………

142、概述青藏区的气候特点及主要的植被类型(真题★★★★★) 1)高寒干旱气候

(1)强辐射、富日照★★★

平均海拔高和云量偏低,使青藏区成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 (2)高寒低温★★★ ………………

(3)降水少、时空分布不均★★★

来自孟加拉湾暖湿气流是青藏区的主要水汽来源。青藏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虽然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保持着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但是单位距离内的递减率却远比其他地区大。而这显然与喜马拉雅山作为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巨大屏障,有力地阻止该气流北进有密切关系。降水的季节分配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特点。相对多雨区由于冬春降水量相应增加,雨季(5~9月)降水量大。少雪的冬季同时也是风季。

2)青藏高原植被类型主要有山地荒漠、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甸。南部和东南部边缘山地以热带、亚热带森林为基带,形成完备的植被垂直带。

143、青藏高原冰冻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1)青藏高原冰冻圈

青藏高原是中国唯一属于冰冻圈区域,也是地球最高的冰冻圈成员。冰冻圈(冰川、积雪和多年冻土)既是青藏高原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又是对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的指示器,使得青藏高原成为气候变化的一个预警区。青藏高原是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区”,同时也是全球变化的驱动机和放大器。青藏高原的冷或热,直接影响到亚洲季风,进而影响降水,影响日本、韩国甚至印度等亚洲国家,乃至对全球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2)冰川与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高原冰川整体呈退缩趋势,直接影响河川径流和水资源量。

(2)以青藏高原为水源地的西北地区由冰川退缩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增加5.5%以上;同时, 大量冰川融水也使许多高原冰碛湖迅速“扩张”,并不时有溃决现象发生。 ………………

(6)维护冻土环境稳定,对高寒生态稳定、控制土地荒漠化有重要意义。 144、青藏区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影响? (1)加强高寒草地保护与修复

以恢复草地植被、遏制草地退化为重点,加大保护力度,严格以草定畜、控制牲畜总量。优化放牧方式,开展围栏封育、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加强三江源、藏北高原、“一江两河”和青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草地退化管理措施的落实与实施。

加快发展人工草地,建立退牧还草、生态恢复及生态畜牧业综合实验示范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草原管护方式,提高补偿标准,落实退牧还草。引导和调动牧民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减轻气候变化背景下畜牧业对高寒草地的依赖和压力,实现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平衡与良性发展。

………………

(4)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

三江源是我国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大对三江源重点核心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退化草场治理、森林草原防火、草地鼠害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尽快实现和恢复三江源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使农牧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45、论述“第三极”的地理意义。

(1)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大气环流格局,强化了我国季风气候特征,高原面形成高原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