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章《酸和碱》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了灾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防疫部门要经常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获得可靠的科学依据。若现有一瓶水样,要获取它的酸碱度,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耀华实验学校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们要将一根生锈的铁钉除锈,他们将这根锈钉放入过量的盐酸中,首先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其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过一会又发现在铁钉表 面有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 之点。

①它们水溶液的 pH 都____(选填“>”“=”或“<”)7。

②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硫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 ③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____反应,其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复 分解反应。

④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_的试 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是_______。

⑤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17.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下图是一种治疗胃病药物的标签。

(1)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药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胃痛时吃几块苏打饼干(含碳酸钠)可减轻胃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铁锈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铁,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形成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所以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 金属表面除锈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2.A 【解析】

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 3.C 【解析】

A、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该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B、溶液能使紫色

7

石蕊溶液呈蓝色,该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就显碱性,故B错误;C、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该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C正确;D、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该溶液显碱性,不是酸溶液,故D错误。故选C。 4.A 【解析】

A、烧碱变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盐酸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稀释浓硫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试管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 5.A 【解析】

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行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

A、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酸碱中和反应,故A正确;B、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氧化铁为金属氧化物,不是中和反应,故B错误;C、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碳酸钠属于盐,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不是中和反应,故D错误。故选A。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