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基于matlab的ad hoc网络aodv协议的最小路由选择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本科毕业设计-基于matlab的ad hoc网络aodv协议的最小路由选择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息RERR被发送到受影响的源节点。RERR由中断的节点上游点(最靠近源的)发起.由于连接的损失上游点列出现今每个无法到达的目的地。如果上游点列出的不止一个先导的点(任它前一跳收到RREQ的点),则上游点广播RERR到这些邻近的点。当这些邻点收到RERR时,它们令到目的地的距离=∞来标记这些路由无效。并依次广播RERR给它们的先导点,如果这些先导点也是那些邻点路由表中可以到达目的地的点。当源节点收到RERR开始重新路由发现。如图五所示

11

第三章 AODV的仿真及分析

3.1 仿真工具

本文在对AODV路由协议仿真中,选用MATLAB作为仿真软件,该软件主要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该部分只用到了MATLAB。MATLAB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三大数学软件之一。之所以采用该软件是因为它有以下优点:

1. 高效的数值计算及符号计算功能,能使用户从繁杂的数学运算分析中解脱出来; 2. 具有完备的图形处理功能,实现计算结果和编程的可视化;

3. 友好的用户界面及接近数学表达式的自然化语言,使学者易于学习和掌握; 4. 功能丰富的应用工具箱(如信号处理工具箱、通信工具箱等) ,为用户提供了大

量方便实用的处理工具。

3.2仿真过程与分析

在仿真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节点移动场景,节点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运动,以多大的速度游走,在什么范围内游走,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游走时间等等都是随机的,因而可以保证Random Walk移动模型是正确的,而不是人为设定的,这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在该过程中通过设定节点个数,最大最小速度,最大最小运动时间得到不同的随机移动模型。模型建立以后就是寻找路径了,由于起始节点与源节点的不确定性,我们通过设定多组始末节点的ID得到不同的路径。

该路由过程并不是完全依照AODV寻找路由的方法来的,而只是实现了该过程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经常用到的部分。AODV协议并不是一开始就直接发送路由请求消息RREP,而是先查看是否有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现成的路由,如果有就直接沿着该路由发送数据包,若没有现成的路由,源节点才会发送RREP路由请求消息寻找新的路由。后续过程就是第二章介绍的内容了。

12

3.2.1仿真过程相关分析

固定设置xmin=0; xmax=1000; tmin=1; tmax=10; ymax=1000;ymin=0; vmax=20; vmin=5;

? 当节点个数n=10或20时的随机游走模型

如图六所示,随机游走模型分析如下: 1、节点个数的选取并不是任意的,要考虑到现实中的Ad hoc网络中每个节点就是一个终端设备,而一个网络中若是终端太少就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所以尽可能的多设置几个节点,这样更接近现实情况,这脚本中我设置了节点数不能小于10。节点个数太多又会给仿真麻烦,所以根据情况选取合适的值。所我两次仿真分别取节点数为10、20,这样既考虑了现实情况,又容易仿真。

2、在生成移动节点的过程中,各节点并不是都在设置的范围内,所以为了防止节点脱离该范围,还考虑到了节点越界时的反射问题。

3、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现实中是有一个暂停时间的,但在该实验中为了方便默认暂停时间为零,即节点的运动是连续的。这样也缩短了路由周期。

13

? 当节点个数n=10或20时的最小生成树

如图七所示,最小生成树分析如下:

最小生成树就是最小权重生成树的简称,之所以用到最小生成树是因为: 1、简单的产生各节点间距离的图形比较复杂,不易观察;

2、最小生成树是原图的极小连通子图,且包含原图中所有n个节点,并且有保持原图连通的最少的边,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最短路径。

? 最终寻址结果

1、该模块是用来演示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寻址过程的,下面只是特定两个目的节点

? 节点1到节点2 源节点ID 目的节点ID 路由 总跳数 运动时间

1 2 1~9~8~4~5~2 5 16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