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完整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5页(共32页)

第一阶段(1978-1983)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大确立)的指导下进行的。在这一原则中,直接的指令性的计划仍被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整个经济运行的基础,市场调节只是从属的、次要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对立的“板块”式结合的关系。

第二阶段(1984-1986)有计划商品经济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最重要的突破有两点:一是突破了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把商品经济当作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二是突破了把指令性计划当作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根本特征的传统观念,肯定了指导性计划也是计划的一种形式,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

第三阶段(1987-1992)“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在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的报告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十三大报告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生产要素市场,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机制作用认识的一次突破。

第四阶段 1992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1993年12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新的历史阶段。 ★2、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特征。P34(先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决定了它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既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和要求,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市场经济的特点。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有制经济,应解决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兼融问题。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割裂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关系。

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贯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出来,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照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理论,以公有制为主要求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而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私人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即资本得利息、劳动的工资、土地得地租。这种分配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按劳分配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和此相联系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要求。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各种分配制度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 3、试述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经济主体

第6页(共32页)

实施分类改革战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改革促管理。 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各类市场及市场要素总和而成的有机整体,包括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必要前提条件。

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开放市场,构建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入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完善市场体系,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 3、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政策工具,提高政策效率;建立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加强监督;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实行国民待遇和非歧视性原则。(也可以这么回答:存在着市场失灵,并且还有那么多的经济利益上的矛盾,所以需要政府宏观调控)

4、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改革要体现公平与效率,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都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再分配更要注重公平。

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式过渡

一、名词解释

★1、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最初是由曾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约翰-威廉姆森提出来的。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内容是私有产权条件下的资本与市场的全面开放,又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其主要特征是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政治)多元化。P38(答出核心: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政治)多元化)

★2、北京共识——包含三个重要的原理:一是创新的价值;二是努力建造一个有利于持续、均衡与稳定发展的大环境;三是自主发展理论。创新是北京共识的灵魂。P39 3、等级规则——指首先构建一个层层隶属的金字塔形的等级构架,再界定每一个行为人在这个等级构架中所处的位置,然后再进一步界定与这个等级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力。一个人所处的等级位置越高,资源配置的权力就越大。P39 ★4、产权规则——指一个人拥有资源配置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拥有的资产数量正相关,即拥有的资产越多,所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就越大。P40

★5、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权力结构与力量的对比。P41

6、宪法秩序——指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P42

★7、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P43(如果觉得这段话难背,按以下内容来答也可以:国家在界定产权时,可以是产出最大化,也可以不是产出最大化,而是自身收入最大化。当它考虑自身收入最大化,就不能保证产出最大化时,那么这就陷入了诺思悖论) ★8、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就有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进入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斯悖论”。这样一种有别于供给主导型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具有一致性。P44

9、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即个人或一群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预期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而自发组织实施制度创新。P47 二、简述题

★1、比较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差异。P40

第7页(共32页)

激进式改革方式的基本内容:第一、政治民主化——多党制;第二、经济上全面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第三、经济政策上采取休克疗法——一揽子改革方案,核心内容是: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前提下全面放开价格,从而在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宏观经济形势的条件下,在很短时间内由市场价格替代计划价格,让转制后的企业马上接受价格机制的考验,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中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只能是渐进式的改革。渐进式改革方式具有以下特点(06年):

第一,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改革的推动者与组织者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列构成的,权力中心根据下级传递上来的改革需求形成方案,然后通过各级党政系统贯彻实施。

第二,增量改革,就是在基本不触动原来的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改革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 第三,先试点后推广,在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与改革的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第四,激进式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而渐进式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简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P42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即由权力中心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只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与意愿主要决定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和力量对比。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特点:

1、政府主体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速度、次序和方式的主导力量。因为在政府和非政府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安排的社会博弈中,政府主体拥有政治权力和资源配置权力的优势。

2、政府主体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关系的行政系统构成的。权力中心凭借行政命令、法律规范和利益刺激,自上而下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制度创新。

3、潜在的制度收益出现会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但只有当权力中心的制度收益大于成本时,实际的适度变革才能发生。政府主体和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是不同的,两个主体之间难免产生利益摩擦。

4、在不确定性和制度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为了控制风险,权力中心为制度创新设置了严格的进入壁垒,微观主体只有得到权力中心的认可或授权才能进行制度创新。

5、通过建立为社会广泛接受的意识形态,减少新规则实施中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

3、试分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思悖论”。P43(答题要点:无意中创造出了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主体,发挥着“政治企业家”的职能,地方政府进行了制度扩散型的制度创新,从而破解了“诺思悖论”)

第8页(共32页)

按新制度经济学解释,政府或国家在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过程中通常追求双重目标——社会产出最大化与统治者集团垄断租金最大化。在最大化统治集团租金的所有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存在持久冲突。

“诺思悖论”是指一个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诺思悖论”在供给型制度变迁方式中表现为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之间的冲突。在供给型制度变迁的框架内,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将因难以解开“诺思悖论”而面临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

从理论上说,微观主体的独立化,使得微观主体存在制度需求,但这种制度需求能否转变为现实的制度安排,取决于能否获得制度创新的特许,或者能否凭借讨价还价的能力突破进入壁垒,因而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同样面临障碍。

第一,在产权关系模糊的条件下,企业或因收益预期不明确而不能及时感知这一获利机会,或者不能排除搭便车而不愿从事充满风险的制度创新活动。

第二,个人或微观主体既不能自主进入可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创新,也难以退出由权力中心作出的制度安排。这样就不能在相互同意的个人之间的合作性安排的基础上作出以自愿性契约为基础的制度安排。

第三,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可能受现有宪法秩序的限制。宪法秩序直接影响行为人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难易度。现有宪法秩序下,微观主体难以承受进入政治体系的成本,使其自发进行制度创新活动受到限制。

第四,由于过高的交易成本,难以导致微观主体的集体行动。

基于上述认识,在自上而下的渐进改革条件下,揭开“诺思悖论”的突破口可能介于个体的自愿牟利行为和完全由权力中心控制之间的集体行动。实施这一集体行动的主体是组织——指在既定制度规则下需要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团体。

放权让利改革和分灶吃饭体制的实施,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成为同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 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能够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思悖论”。这种变迁方式被称之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三、论述题

★1、阐述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P39-40(方式即用渐进式改革,路径即渐进式改革特点)

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资源配置方式上看,实际上是从等级规则向产权规则的转变,核心是资源配置权由政府转变为企业与个人。

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一渐进式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改革的推动者与组织者是由一个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列构成的,权力中心根据下级传递上来的改革需求形成方案,然后通过各级党政系统贯彻实施。我国改革中不仅保留了等级框架,而且通过原先等级框架中的领导者组织市场化改革,并在市场机制作用逐渐扩大的过程中渐渐减少等级规则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改革之初表现为放权让利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政治体制改革。

第二,增量改革,就是在基本不触动原来的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改革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 第三,先试点后推广,在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与改革的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第四,激进式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而渐进式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阐述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地方政府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P44-45 (答题思路:1、先说一下“诺思悖论”;2、如何破解“诺思悖论”,即用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破解;3、说一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