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制度讲稿--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比较政治制度讲稿--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它必须适应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才能存在。政治文化结构的各个层次之间,也必须具备基本吻合的关系。这既是政治文化结构稳定的条件,也是政治文化得以存在的条件。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社会成员所处的不同经济、政治、社会地位和具有不同的政治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而一言、政治文化在任何社会都不是单一的。从社会基本结构角度,可区分为不同阶级、阶层的政治文化;从社会成员的民族成份角度,可区分为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从社会的阶层结构角度,可以区分出不同职业群体、不同社会团体、不同年龄群体、不同性别、不同区域乃至不同社区的政治文化;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可区分为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总之,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政治文化的类型作出各种各样的划分,这也反映了政治文化本身的复杂性质。 五、政治文化的发展

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生产方式的一变革必然会引起政治制度的变迁,进而使人们在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信仰等方面发生相应改变。政治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1956年,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中,就提出了“政治文化世俗化”的说法,明确地将政治文化世俗化视为衡量政治文化发展的尺度。他从系统分析的三个层次考察了政治文化世俗化的一般性意义:首先,在体系层面上,“世俗化代表性地意味着以习惯和超凡魅力为基础的合法性标准的削弱,而政府实际作为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合法性的基础”。①其次,在过程层面上,“世俗化指对于政治机会有较强的意识以及利用这些可能改变个人命运的政治机会的意愿。总的说来,世俗化意味着政治参与人数的大幅度增加”。②再次,在政策层面上,“世俗化的政治文化就包含着把积极的政治干预作为达到个人和集团目标的途径这样一种意识”。③一般地,我们认为,政治文化世俗化意味着人们冲破“圣灵社会”的宿命论,相信科学和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人们的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相信自己有能力影响政治过程。

政治文化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总的来说,政治文化发展的动因主要包括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两个方面。

内部动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四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13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们只有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才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政治生活。否则,如果人们连温饱问题还未解决,终日为生计而奔波,是不可能具有强烈的参政愿望的。同时,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各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决策、自由竞争、自由交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宗法关系、等级关系、人身依附关系开始被打破,人们的平等观念和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不在盲目迷信权威,畏惧权威,而是能从自身利益角度进行理性的思考,能够关注国家公共事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影响政治过程,以更好地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

(二)民主政治的发展

现代民主政治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如普选制度、代议制、政党制度。普选制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体现了平等原则,使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普选制推动了政治权利的普及,有助于培育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政治参与意识。随着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深入,人们对公共事务更加关心。同时,民主政治对权力的制约,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对少数派和不同意见者的宽容和保护,使人们能够更加理智地对待权威,更加看重自己的政治人格。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学习政治知识,了解政治信息减少了政治参与的成本,促进了政治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水平的提高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成员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构成了政治文化发展。列宁曾经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人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才‘有能力参与政治生活。一般情况下,受过较多教育的人会掌握更多的政治信息,对政治信息的认知水平更高,主体意识更强,会更有兴趣和能力参与政治生活。

外部动因。外来政治文化的进入是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制度、民族、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也必然表现出差异性。这样,外来政治文化的稳定性,这就要对原来的政治文化进行调整,吸收和借鉴外来政治文化的优秀成分,以促进本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如我国的主导型政治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西方的政治文化不断传入我国,我们不能盲目排斥西方政治文化,而应该具有世界眼光,以适当的方式吸收其进

14

步因素,以促进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重性

一、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重性” 1.政治文化的双重性

政治文化既自成体系,作为一个外在于政治体系的独立变量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交互作用;又内化于政治体系之中,通过影响政治体系中的每一个行为者发挥其功能。

作为独立的系统,政治文化与既定的政治体系并不完全一致,其取向类型往往超越于政治体系的界限之外。同时,当作为政治体系之心理取向的政治文化发生断裂

和分化时,政治体系也将出现裂痕甚至可能导致剧变。

2.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两重性”

政治文化的双重特性使得它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也呈现出了“两重性”的特征:一方面,政治文化外化于政治制度之外,形成了政治制度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内化于政治制度之中,构成了政治制度的内在精神。

从这个角度讲,要处理以下两个问题。

二、政治文化通过为政治制度提供合法性而制造制度环境

作为政治制度外在环境的政治文化,主要通过提供“合法性”的方式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

1.政治合法性的核心内容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某个社区或社会范围内,政府、政权、政治统治如何依靠价值观念或与价值观念相适应的规范有效运行;其次,是这种有效性的范围、基础和来源。

由此可见,政治合法性纯属一个价值问题,它绝非来源于法律或命令的强制规定,而是直接源自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何为正当或正确”所持的观念和判断。

2.政治合法性的取得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论述,在一个传统社会中,政治合法性往往取决于统治者的世袭地位,取决于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所遵守的宗教习俗,或者取决于政治权威人物的个人魅力,而在现代民主政治体系中,政治合法性则取决于政治活动的民主宪政基础。

不论立足于怎样的合法性基础之上,政治制度都必须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相适应,否则,就会导致人们对政权是否正当产生疑虑,其结果要么是弥漫

15

于整个社会的政治冷漠,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政治不信任而爆发政变、内战、革命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权和政治制度变迁。 三、政治制度内在的政治文化:制度精神

政治制度离不开人的修订与实施,而政治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者在制订、修改、执行、贯彻这些规范时,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个人的主观意识,将其个人所持有的政治取向引入制度之中,使政治制度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特定的风格;

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制度文化或制度精神,又起到对每一个行为者进行教育和实行约束的作用,使其在行动中不自觉地按照制度的文化规范行事,主动与政治制度的主流精神保持一致。

正是由于制度精神有赖于政治制度中每一个行为者的政治取向模式,因此,依靠国家权力的强制推行,可以在较短时间里移植一套先进的制度形式,但是,培育与此制度相适应的制度精神则需要极其漫长的过程。

在制度环境不相称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变异出完全相反的制度精神,并最终导致新的制度形式磨损、变形、崩溃。

(这一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回避教材上的论述体系,由于学生在原著阅读上不足的缺陷,应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第三节 政治制度变迁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一、政治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政治文化作为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领域,根本上从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最终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并随着物质生活条件,尤其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讨论政治文化相对独立性的基本前提。

在此前提下,还须注意一点,即: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不可能同步进行的,社会意识具有“仅仅服从自身规律的独立本质”。在思想“自身规律”的作用下,社会意识既有可能超越现实的社会发展表现出超前性,也有可能落后于这种发展表现出滞后性,它会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为中轴,呈现出上下波动的发展趋势。

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化自成系统、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并基于这种规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宏观上看,政治文化的相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