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制度讲稿--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比较政治制度讲稿--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两大类。

1.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

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剥削阶级的政治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剥削阶级以他们的政治文化维护该社会的私有制生产方式,维护该社会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压制和麻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同时,被剥削和被压迫阶级也以自己的政治文化来指导自己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剥削阶级社会政治文化划分为奴隶制社会、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三种不同类型。

在奴隶制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文化,奴隶主阶级以它们的伦理和政治相结合的、维护他们政治统治和社会等级的国家观和等级观,来建立自己的政治文化。奴隶在当时被当作会说话的工具,不作为人看待,更没有文化知识。但他们的反抗和斗争,则反映了他们反对奴隶制,追求人身自由的政治愿望。

在封建制社会中,封建主、地主阶级封建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维护其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治。被统治阶级则以自己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与封建主义相抗争。尽管其中不乏一些愚昧、顺从的封建意识,但其主流是反暴政、反专制的愿望和追求人格独立和自由的政治理想。

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它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了一场反对封建制度,反对神权统治,要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的革命。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他们的民主观、平等观、自由观、主权学说、分权学说等政治原则和政治思想。当时的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具有革命性,推动了人类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当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以后,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成为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文化,必然有其历史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政治观念往往是披着超阶级的外衣,以普遍性的形式和面貌出现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以本阶级的政治文化与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相抗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推动了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发展。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型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9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劳动人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真正的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共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以此为基础并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将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之中,井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在树立起主人翁精神和政治责任感的同时,形成强烈的参政意识。人民群众真实地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地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前途,积极地参与国家管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公民参政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发展。同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相联系,人民群众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决策、政治过程和政治领袖也形成了高度的信任感、认同感和支持感。

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是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价值认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社会主义民主观是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体系中的基本点,它要求将社会主义国家的全部政治生活纳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轨道,即由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民主观,在国家制度上要求建立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保证国家的无产阶级性质。在国家政治过程中,要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事务。由于共产党集中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表现为支持和组织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群众更切实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并保证国家机关真正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民主观在国家政治发展上要求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思想,同时也为政治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标准。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里所指的人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人民群众共同当家作主和掌握国家权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主义是社会政治评价的基本价值标准。集体主义原则作为政治评价标准,根本的内容就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至上,个人的利益、不同群体的利益必须服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一切政治行为都应以此为基本依据。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在本质上具有剥削阶级政治文化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社会主义必然向共产主义迈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不断传播,共产主义己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四、政治文化的结构 1.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

10

政治文化是一种复杂和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其从内容到形式,从结构到功能的特殊规定性和表现形式。如上所述,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行为准则、政治价值评价、政治情感、政治习俗、政治心理等政治观念形态的一系列表现形式。这些要素依据一定的规律,按照社会结构多样化的分界和组合方式组成政治文化的结构。概括地说,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政治文化的这三个结构层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政治文化发挥其社会功能的过程中,它们之间并无明显的分野,而是以政治文化的整体形态出现的。

但是,由于这三个层次的特征和功能不同,就决定了它们在政治文化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政治意识形态层次居于政治文化结构的核心地位。它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价值界定,它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的状况,体现了社会阶级关系和不同阶级的地位与利益。社会各阶级都有着自己的一系列基本看法和要求,它通过本阶级的政治思想家形成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并指导本阶级的政治实践。政治意识形态层次之所以居于政治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它代表着政治文化的属性,如果把政治文化结构中的这一核心层次排除在政治文化之外,也就否定了政治文化的内在本质,抹煞了政治文化的阶级性,也无法对整体政治文化进行科学评价或比较分析。西方政治学者在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往往从政治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加以区分,或从文化角度加以比较,忽视或抹煞了政治文化的本质属性。例如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中,将政治文化类型划分为偏狭型、顺从型和参与型,并依次把处在这三种不同类型文化圈中的社会成员称为偏狭者、顺从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明显地以民族文化价值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标准进行的归类。。政治文化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文化的特质性,正在于它不是以民族或民族群众为基本单位,而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在一个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只能是该社会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因此,政治意识形态在政治文化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在政治文化结构中,政治价值评价一般指的是人们看待、评价某种政治系统及其活动的标准的前提下形成政治主体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政治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态度、信念和信仰。政治行为准则是对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价值评价标准和行为规范。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基本要素是由政治生活中的习俗和道德规范等决定的。在传统中国社会,民众日常生活中对“福”、“禄”、“寿”、“财”、“土”五神的崇拜,就反映了传统中国世俗

11

社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又逻辑地表现为以“孝”为核心的“亲亲尊尊’,、“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它将血缘宗法关系和按照人间感情的亲疏作为界定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准,并由此而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它配合以各种相应的道德规范,通过民俗风尚而为维护社会政治统治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作为评价与评判的标准,政治行为准则是通过政治伦理与政治习俗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政治评价是对政治世界的价值判断。

政治心理作为隐形文化,是政治文化中的深层因素,它在政治文化结构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不亚于政治思想,但是,西方政治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局限性,是他们将政治心理的作用视为人们选择政治模式和进行政治行为的根本原因,将心理和文化方面的因素视为政治动机和态度的决定因素,无限地夸大了这些因素的作用。

2.政治文化的三要素的互动特点

从政治文化结构三层次间的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来看,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处于不断变动状态的政治文化,其结构的层次性特征并不十分明显。从三个层次自身来说,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渐次由低向高而形成的,从三层次的内容来说,每一个具体的环节,都是其整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政治文化结构的这三个层次的特征和功能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之间变化的不同步性。政治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结构中最为活跃的层次,政治文化的变异首先是从这一层次开始的。与此相反,政治心理层次的变动过程则非常缓慢,它不会随着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变化而立即变化,因此往往成为阻碍政治发展的滞后性因素。政治价值意识作为中间层次,它虽然受到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心理两个层次的制约,同时又在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并具有独特的规定性,因而它在政治文化结构中也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不同步性。

第三,政治文化结构内部三个层次的相互运动,表现为相互间的依存、配合和制约的关系。

政治文化的结构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结构中的每一层次都与外界具有广泛的联系。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运动、政治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政治文化结构的各个层次,并在各层次上具有不同的体现。政治文化及其各结构层次之间,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归根结底受制于经济基础,因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