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依据化学方程式结合三段式列式计算。 【详解】 A + 2B = 3C

起始量(mo/L) 1.0 1.2 0 变化量(mol/L) 0.2 0.4 0.6 2min后(mol/L) 0.8 0.8 0.6

0.2mol/L(1)以单位时间内A的浓度的减小来表示2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0.1mol/(L?min),故答案

2min为:0.1mol/(L?min);

(2)2min末C的浓度为0.6mol/L,故答案为:0.6mol/L; ( 3 )2min末时物质B的转化率为

0.4mol/L×100%=33.3%,故答案为:33.3%。

1.2mol/L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防倒吸 乙醇,浓硫酸,乙酸 防止乙醇与

乙酸剧烈沸;防止乙酸乙酸挥发过快;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BC 分液漏斗 上口倒 【解析】 【分析】

实验室用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时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呈气态,经过冷凝变成液体,会引起装置中气体压强的变化,因此需要防止倒吸,结合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详解】

(1)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答案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CH3COOCH2CH3+H2O,故

(2) 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故答案为:防倒吸;

(3)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入药品时,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和乙酸,故答案为:乙醇,浓硫酸,乙酸;

(4)步骤②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可以防止乙醇与乙酸剧烈沸;防止乙酸乙酸挥发过快;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故答案为:防止乙醇与乙酸剧烈沸;防止乙酸乙酸挥发过快;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5)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所以BC正确,故答案为:BC;

(6)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实现酯与乙酸和乙醇的分离,分离油层和水层采用分液的方法,所以用到的仪器为分液漏斗;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在碳酸钠溶液层

上方有无色油状液体出现,分离时,乙酸乙酯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故答案为:分液漏斗;上口倒。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 第三周期第VIA族 Al3+ SO2+Cl2+2H2O=4H++2Cl-+SO42-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元素推断和非金属性的比较,关键是根据原子结构分析元素。

详解: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在周期表中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氢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为氮元素,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为氧元素,D+和E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钠元素,E为铝元素,C与F属于同一主族,F为硫元素,G为氯元素。(1)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A族。(2)上述氮离子、氧离子、钠离子、铝离子、硫离子和氯离子中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分析,半径小的为2个电子层的微粒,再根据电子层结构相同时序小径大的原则,半径最小的是铝离子。(3)①若乙具有漂白性,说明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乙为次氯酸,电子式为

。②若丙的水溶液是强碱性溶

Na或Na2O2 氯 bc

NH4HSO3

液,该反应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或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甲为钠或过氧化钠。(4)硫和氯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氯,可以比较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故选bc。(5)氢和氮两种元素形成一种离子化和物,该化合物所有原子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结构,该物质为氢化铵,该化合物电子式为

。(6)由氢、氮、

氧、硫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X肯定为铵盐,已知:① 1 mol X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确定该铵盐中含有一个铵根离子;② X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Y,该气体能与氯水反应,则说明Y气体具有还原性,则气体为二氧化硫气体,所以X为亚硫酸氢铵,二氧化硫和氯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2Cl-+SO42-。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CH3COOCH2CH3醛基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2CH3CH2OH+O22H2O

2 CH3CHO+

分液漏斗防倒吸

【解析】CH3CH2OH在Cu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A为CH3CHO,CH3CHO进一步氧化生成B为CH3COOH,CH3COOH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H3COOC2H5,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为CH2=CH2,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物质E为聚乙烯;

(1)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乙酸乙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A为乙醛,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 (2)②为乙醛的氧化反应,生成乙酸,③为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属取代反应; (3)①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式为

2CH3CHO+2H2O,⑤为乙烯的加聚反应,方程

(4)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用到的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等,插入试管B

的导管接有一个球状物,其作用为防倒吸。

点睛:明确物质具有的官能团确定其具有的性质,注意官能团的变化是解题关键,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1)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2)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4)能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5)能与H2在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烃、炔烃、芳香烃、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6)在O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7)与O2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的氧化反应。(如果连续两次出现O2,则为醇→醛→羧酸的过程)。(8)在稀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酯、低聚糖、多糖等的水解反应。(9)在光照、X2(表示卤素单质)条件下发生烷基上的取代反应;在Fe粉、X2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