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习题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习题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四,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部分。根据企业实际订货情况确定每次订货的装卸费、运输成本、专门为该词订货支付的包装费用等等,有时,企业还需要为外购货物支付仓储费。

第五,物流利息的确定,可以按照企业物流作业占用资金总额乘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伤俘一定的百分比或者企业内部收益率来计算。其实就是计算物流活动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

第六,从管理费用中抽出专门从事物流管理人员的耗费,同时推估企业管理人员用于物流管理的时间占其全部工作时间的比率。由于顾客退货成本及相应物流费用都记入管理费用,也应该在计算物流成本时,将退货物流费用剥离出来。

第七,废弃物流成本较小时,可以将其并入其他物流成本一并计算。

计算物流成本时总的原则是单独作为物流作业所消耗的费用直接记入物流成本,间接为物流作业消耗的费用,以及为物流作业和非物流作业同时消耗的费用,应按照从事物流作业人员比例、物流工作量比例、物流作业所占资金比例等确定。

7、什么是显性和隐性物流成本?隐性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在会计核算中实际发生的、计入企业实际成本费用的各项物流支出即为显性的物流成本。那些并不是企业实际发生的、而在物流管理决策中应该考虑的机会成本被称为隐性物流成本。

在物流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运输费、办公费、水电费等都是显性物流成本。而主要的隐性物流成本则包括存货所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以及由于物流服务不到位所造成的缺货损失等。

8、如何计算隐性物流成本?

库存隐性物流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库存隐性物流成本=库存平均余额×(贬值比率+利息比率+过时比率)

在企业的库存决策中,对缺货损失的估算是十分重要的。缺货成本的确定往往用如果发生缺货发生的期望损失来计算。

第四章

1、请简述作业成本法二阶段成本分摊模式的逻辑思路。

作业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法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它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作业”或“作业成本池”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因此,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思路如下:

1) 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 2) 确认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

3) 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这是第一阶段成本分摊,作业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这种关系称作资源动因。资源动因联系着资源和作业,它把总分类帐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4) 确认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这是第二阶段成本分摊。作业动因反映了成本对象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例如,问题最多的产品会产生最多顾客服务的电话,故按照电话数的多少(此处的作业动因)把解决顾客问题的作业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中去。

2、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比,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什么?

传统的成本计算,是货主把物流成本以单一的尺度,即“计算出平均每个产品的物流成本”,应用于结算报告、绩效评估或决策分析,此外货物运费的计算,是使用每吨多少钱,或每吨公里多少钱,仓库保管费的计算,则使用重量或体积。因此,“平均每个多少”作为基准,结果是个数增加则物流成本就随之增加,个数相同的话,即使其他条件不同的物流成本,也不会增加。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作业成本法,则能反映物流作业的变化而计算其物流成本。虽输送个数相同,会因对应的作业不同,使得物流成本有所差异。换言之,若进行多品种、少量、多频率物流,则会显示出物流成本增加,甚至不划算而亏损。这样的结果,可以唤起对多品种、少量、多频率物流需求的注意。

随着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的使用,可以更清楚地分析造成物流成本增加的原因,并要求相应的责任人负担相应的成本部分,并且在物流绩效考核和物流定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物流也是一种商品,即为商品,则应按照不同的物流成本对象来计算其成本,而据以决定其价格,则“物流产品有价化”就可以实现。

3、作业有哪些种类?作业的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

一般来说,作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Cooper & Kaplan, 1991): (1)单位水准作业(Unit Activities);(2)批别水准作业(Batch Activities);(3)产品水准作业(Product Activities)和(4)维持水准作业(Facility Activities)。

作业的选定当然要根据流程的每一个细部作业来决定。因此,物流作业的定义要求在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物流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和分解的情况下进行,把企业物流运营的全过程划分为一定数量的作业。由于细部作业的数目过于庞大,因此,过细的作业划分会增加信息的处理成本,在确定作业数量时,究竟应划分和确定多少作业,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粗分”和“细分”之间进行权衡,划分过“粗”,会导致在一项作业中含有不相关作业

成本,但划分过“细”,工作量太大,企业为此付出的成本过于高昂。

4、主要的物流作业有哪些?

物流公司或货主企业的物流部门在进行物流作业(或作业中心)的划分时,其作业主要包括下述项目:

(1)采购作业。采购作业又包括供应商管理、向供应商订货、货物验收以及货物入库等作业。

(2)销售订单处理 (3)拣货作业 (4)补货作业 (5)配送作业 (6)退货作业

5、成本动因的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

常见的物流作业成本动因主要有直接人工工时、托盘数量、订单数量、货物的货值等。这些成本动因也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以统计计量。

成本动因的选择至少要考虑两个因素:

1)成本动因的计量性以及计量成本的合理性。 2)成本动因与作业中心消耗资源的相关程度。

6、应用作业成本法时,如何确定成本标的? 在作业基础成本法中,成本标的的定义可根据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若研究目的为一个便利店的成本分析,则成本标的为便利店;若研究目的为每一种产品的物流成本,则成本标的应该定义为产品。

虽然一般零售型物流公司经销的商品种类繁多,但流程仍大致按照不同区位的产品而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将产品按照区位分类。此外,许多物流成本的产生与产品的定购种类或定购数量并无绝对关系,而是与订单次数相关。所以订单有时也可以成为成本标的。

7、物流业中运用作业成本需要作好哪些基础工作?

要导入作业成本制度,需要从系统设计的角度考虑该制度实施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1)明确实施目的 (2)确定实施的范围 (3)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4)作业与成本动因分析的基本方式 (5)作业成本制度与会计制度

8、以本章开始的引导性案例为例,考虑一个典型的以仓储、配送为基本业务的仓储配送型物流企业,如果要以五个服务客户作为成本标的,请分析其主要的作业有哪些?每项作业可以选择的成本动因如何确定?

作业 进货运输 验收入库 仓储 补货 拣货、配货 装车 配送 管理作业 退货物流

成本动因选择 吨公里 托盘数 库存面积平均占用 补货次数 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或拣货品项数 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 吨公里数 订单数 退货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