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七)、铵态氮肥在石灰性土壤中损失的因素

1、 氨的挥发与季节的关系:

夏季22.07%、春季18.32%、秋季12.78%、冬季3.73%; 2、空气流速与氨挥发成正相关;r=0.901**;

3、温度与氨挥发的关系(湿度50-70%,风速0.3-1米/秒), 氨挥发的损失量与温度成正相关=0.977*; 4、肥料品种与氨挥发的关系:

NH4HCO3>(NH4)2SO4>NH4NO3>NH4Cl>尿素 5、土壤含水量与氨挥发的关系:

<9%损失很少,18-25%挥发达15-19%,>30%挥发量减少; 6、土壤质地与氨挥发关系:

质地愈大吸附氨愈多,挥发量减少,粘土4.76% 壤土16.5%、砂土21.6%、细砂土24.76%。 二、硝态氮肥

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最古老的硝酸盐肥料是自然界中的智利销石。它们的共同特性是:

1、硝态氮肥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质流、扩散); 2、NO3-吸收为主动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过量无毒害;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 水流失;

5、硝酸盐易通过反消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 N2O N2) 从土壤主遗失。

6、硝态氮肥吸湿性大,易燃易爆,要注意安全。 (一)、硝酸钠(NaNO3)

含N15-16%,是白色或微黄色结晶,呈碱性,吸湿性强,有助燃性,施入土壤后,土壤代换性钠增多,使胶体分散,土壤结构破坏,碱性增强,应配施有机肥料与过磷酸钙,宜作追肥,少量分次使用原则,适宜在酸性或中性土施用,而不易施入盐碱地和水田。南方果树也不易施用,某些喜钠作物如:甜菜、甘蓝、胡萝卜、芹菜施用效果较好。 (二)、硝酸铵(NH4NO3)简称硝铵

含N34%,白色结晶,中性或弱酸性反应,吸湿性很强,易结块,一般制成粒状硝铵(石蜡、磷矿粉、石膏等),由于易燃易爆,贮藏及施用时注意安全。

施入土壤后,兼有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特性,在水田施用防止流失和反硝化,在旱地施用应深施覆土,防止氨挥发,宜作追肥,一般不作基肥和种肥,硝铵在旱田施用的效果往往较水田好。(蔬菜用肥的一个好品种)

硝铵不能与新鲜有机物混合堆沤或混施,以免反消化损失,硝铵的改性是改善其吸湿性和防止燃爆危险的重要途径。 ⑴、(NH4NO3+CaCO3 含N约20%)又名石灰硝铵 ⑵、硫酸硝铵(NH4NO3+(NH4)2SO4 含N约25-27%) (三)、硝酸钙Ca(NO3)2

含N13-15%,吸湿性强,易结块,生理碱性肥料,易溶于水,呈中性,宜作追肥,尽量不作基肥,蔬菜、果树、花生、烟草尤其适宜,适合施入缺钙的土壤。

三、酰胺态氮肥 (一)、尿素 CO(NH4)2

含N46%,白色结晶,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在常温下(10-20℃)吸湿性不大,当温度超过20℃,湿度大于80%时,吸湿性增强,是固体氮肥含氮最高的肥料,缩二尿有毒害作用,要求含量比超过1%,水分≤0.5%,施入土壤后,在尿酶的作用下,形成不稳定的碳酸铵,一般尿素的氨化速度是在粘土比沙土分解快,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沃比瘠薄土壤快,中性土比强酸碱性土快。地温时旱田比水田快,高温时,水田比旱田快。

尿素可作基肥和追肥施用,也可作根外追肥,一般不作种肥,尿素易作根外追肥,原因是:中性肥料,有机化合物,电离度小,不烧伤茎叶,分子体积小,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本身有吸湿性,易被叶片吸收,一般浓度为0.5-2.0%,稻麦2%、蔬菜、果树0.5-1.0%,温室蔬菜,浆果、花卉0.2-0.3%,其缩二脲含量最好不超过0.5%,尿素不仅是一种高浓度的氮肥,而且被广泛用作饲料的含N添加剂(对牛、鸡等)某些海产植物(海带、紫菜等)和食用菌(香菇。蘑菇)和发孝微生物(如生产味精等),也作为一种重要氮源。 (二)、石灰氮(CaCN2(

含氮20-22%是氰氨化钙的俗程,是一种有机氮肥。黑色粉末,带有电石气味,易飞扬,对人体粘膜一刺激性,,肥料用产品主要分为N20-30% CaO 20-30% ,游离C9-12% 其它杂质3-5%,不少溶于水,吸湿性较好,是一种碱性肥料,较适用于酸性或中性土壤,施用时只能做基肥,除用作肥料外,尚可用作除莠剂、杀虫剂。杀菌剂、脱叶剂及在吸血虫防止上作杀灭钉螺等用。 四、长效氮肥的性质和施用

长效氮肥又称缓效或缓释氮肥,是指一类改善常用化学氮肥速溶、速效特性的化学物质。

一次施用能满足整个生长季节甚至几个生长季节所需要的养分,合成有机长效氮肥。

(一)、尿素甲醛(商品名Ureaform 代号uf)

是由尿素和甲醛缩合而成,尿素甲醛的农业有效性常以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度不同的组分之间的比例来表示,

冷水不溶性氮-热水不溶性氮

并计算为氮素活度指数(AI)=-----------------------×100

冷水不溶性氮

尿素甲醛全氮38%。物理性状良好白色产品,活度指标约50 。尿素甲醛在国外常用于草地、观赏植物及果树上,由于肥料价格高,用在农作物上还少。 (二)异丁叉二脲(代号 IBDU)

含N32%,由丁烯和2分子尿素合成,它容易水解,施用这种肥料可释放总施氮量的50-70%。

(三)硫磺包膜尿素(简称硫包尿素 代号SCU)

是近几年发展的一种缓效肥料,它是由硫磺粉包裹尿素颗粒,含N范围10-37%,不宜在水田施用(产生H2S)适宜在盐碱土上使用 (四)、塑料包膜肥料

用合成塑料(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等)包被肥料颗粒(尿素、硝酸铵、硫酸铵)以减缓水溶性肥料转入土壤,塑料包膜上有细孔,并能透水,缓慢释放养分。

五、氨的毒害及硝酸盐的污染

NH3的毒害机理尚未清楚,已有的结果认为,NH3的毒害主要是抑制根部吸收,影响K+吸收,可能造成K+外渗,游离NH3对种子幼苗根的毒害浓度较低,0.15mM,致死浓度是6.0nM,为了避免使用氨水、碳铵、尿素后的毒害,应采用深施,侧施与泥炭和风化煤混施等,同时,要控制肥料用量。

盲目使用氮肥,不仅造成植物毒害,降低氮肥效应,而且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危机动物和人类健康,硝酸盐污染食物或地下水,以及丰富的湖泊、河流,造成水体的营养化,亚硝酸盐还可与仲胺类化合物结合,形成致癌物质亚硝铵,从而诱发动物和人体消化道系统癌变。 环境水体NH4+-N含量过高,(最大允许标准0.5mg/L)可能造成鱼类中毒死亡(水中NO3-N最大允许标准为10mg/L) 第三节:氮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一、氮肥的合理分配 (一)、根据气候条件

一般在较干旱条件下,作物对氮肥用量的反应最小,产量曲线较平缓,而水分供应充足时,对氮肥用量反应最大,产量曲线徒直上升。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缺雨,土壤墒情较差,在氮肥分配上,北方以分配硝态氮为宜,南方应分配铵态氮,施用时,硝态氮肥施在旱作,铵态氮肥施入水田。 (二)、根据土壤肥力条件 碱性土可选用酸性,生理酸性肥,酸性土则反之。盐碱土,NH4Cl少分配,水稻土硝铵、硫铵少分配。

为了提高氮肥效益,在氮肥分配上应重视中、低产田施肥,但目前,一般地方都重视高产田而忽视了中低产田。 (三)、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

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等禾谷类作物需氮多,蔬菜、棉花、本科牧草应多分配,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应少施或不施,甘肃、马铃薯、甜菜、甘蔗等淀粉和糖类作物在发育初期需氮较多,但后期氮素过多反而不利,同一作物不同发育期需肥特性不一样,同一作物不同品种,根据耐肥能力进行分配。 (四)、根据肥料特性

铵态氮肥可作基肥深施,硝态氮肥,宜作旱田追肥,尿素、碳铵、氨水不易作种肥。

二、氮肥施用量

Np-Ns Nf=---------

Ef

Nf-获得一定产量水平氮肥用量以纯N计。

Np-为达到一定目标,作物需N量,即产量乘以每生产单位 籽粒的需N量。 Ns-生长期土壤供N量,

Ef-氮肥肥料利用率

Np可根据田间试验中收获期地上部分累积氮量除以实际籽粒产量而计得。每100Kg经济产量,冬小麦3.0KgN、玉米2.75kg、马铃薯0.50kg、葡萄0.60kg、花生6.80kg、棉花5.0kg、梨0.47kg、苹果(国光)0.30kg

Ns 土壤自然供氮量,由田间试验中成熟期无氮区作物地上部分累积N量来计算的。

Ef 采用当地测出的不同N肥品种的利用率数值

1、差值法: Nh-No Nh:施氮区N的收获量; R=------------ No:无氮区N的收获量; Na Na:施氮量。 2、15N稀释法(示踪法,直接法)。

三、氮肥深施 1、基肥深施 2、种肥底施

3、追肥深施 6-20cm远 6-10cm深 四、氮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 (一)、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两者可取长补短,缓急相济,互相促进 (二)、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

目前我国小麦、玉米适宜氮磷比N:P2O5 1:0.55-0.63水稻施用氮钾比N:K2O为1:0.35,而我国1983年计算

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N:P2O5为1:0.35. 南方13个省市、自治区N:K2O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北方应注重调整氮磷钾比例。 五、氮肥增效剂的应用

氮肥增效剂又成消化抑制剂,是一种杀菌剂,能抑制土壤中亚消化细菌的生命活动,使施入土壤中的铵态氮在较长的时间内仍以铵的形态存在,减少硝态氮的损失或反消化作用,

氮肥增效剂品种很多,目前国内试验推广的主要有: 2-氯-6(三氯甲基)吡啶(代号cp)

2-氨基-4-氯-6-甲基嘧啶(代号AM)

用量一般为氮肥含氮量的2%作用,先将增效剂与适量细土混合再与氮肥拌匀,可作基肥或追肥。